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75022)

作品数:25 被引量:91H指数:6
相关作者:赵振杰杨燮龙阮建中袁望治王清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理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磁阻
  • 21篇磁阻抗
  • 20篇巨磁阻
  • 20篇巨磁阻抗
  • 18篇巨磁阻抗效应
  • 7篇化学镀
  • 5篇绝缘
  • 5篇绝缘层
  • 4篇电化学
  • 4篇复合丝
  • 4篇感器
  • 4篇LC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等效电路
  • 3篇磁化特性
  • 2篇等效
  • 2篇电化学检测
  • 2篇趋肤效应
  • 2篇毛细管

机构

  • 26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作者

  • 19篇赵振杰
  • 14篇杨燮龙
  • 13篇阮建中
  • 13篇袁望治
  • 11篇王清江
  • 10篇程金科
  • 6篇潘海林
  • 5篇何品刚
  • 5篇方禹之
  • 3篇辛宏梁
  • 3篇何家康
  • 3篇李欣
  • 2篇张庚华
  • 2篇林宏
  • 2篇张清
  • 2篇赵辉
  • 2篇靳淑萍
  • 2篇李玲
  • 2篇王蕊丽
  • 2篇刘龙平

传媒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功能材料
  • 2篇物理学报
  • 2篇传感技术学报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电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色谱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Scienc...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流退火CuBe/绝缘层/NiCoP复合结构丝的磁化特性和巨磁阻抗效应
2008年
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了CuBe/绝缘层/NiCoP复合结构丝,用2 A直流电流退火2 min.研究了退火对样品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发现退火大幅度提高了样品的巨磁阻抗效应,最大磁阻抗比率ΔZ/Z由制备态时的42.3%提高到693.1%.增加了15.4倍.利用复数磁导率和等效电路研究了样品的磁化特性。并对电流退火增强复合结构丝巨磁阻抗效应的机理作了分析.电流退火消除内应力且改变样品的磁结构,使得退火样品的Δμ′和Δμ″远大于制备态样品.增强了样品的巨磁阻抗效应.
程金科潘海林何家康袁望治
关键词:磁化特性巨磁阻抗化学镀绝缘层
溅射工艺对NiFe/Cu复合丝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008年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分别采用连续溅射和间歇溅射工艺制备了Ni_(80)Fe_(20)/Cu复合结构丝。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溅射模式对复合丝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溅射使镀层之间形成明显的界面,镀层结晶度增加,晶粒较大.利用巨磁阻抗效应和磁滞回线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磁性能.发现实验中溅射的磁性层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复合丝呈现出较大的巨磁阻抗效应.当采用间歇溅射工艺时,由于复合丝的镀层中存在明显界面,内、外磁层的磁化行为不同,出现两个各向异性场.该样品经退火后。释放了一部分内部应力,软磁性能提高,阻抗效应增强,且内、外磁层磁性能趋于一致.
蒋玲阮建中赵强王清江赵振杰
关键词:复合丝晶态结构巨磁阻抗效应各向异性场
化学镀带绝缘层LC共振型复合结构丝的巨磁阻抗效应
2008年
研究了LC共振型复合结构丝的巨磁阻抗效应并作了机理分析。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了BeCu/绝缘层/NiCoP复合结构丝,由其自身构成串联LCR共振回路。该LC共振型复合结构丝的巨磁阻抗效应比一般型大幅度增加,长度为11cm的复合结构丝在频率f=24MHz时由一般型的54.7%增加到254.3%,增加了4.65倍。共振频率随复合结构丝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巨磁阻抗效应在共振频率附近迅速增强,而远离该频率则明显减小,具有很好的频率选择性。
程金科袁望治潘海林赵振杰阮建中杨燮龙
关键词:巨磁阻抗化学镀绝缘层
BeCu/绝缘层/NiCoP复合结构丝巨磁阻抗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BeCu/绝缘层/NiCoP复合丝,对细丝在200℃进行热处理以改善铁磁层的磁性,并首次研究了巨磁阻抗效应。结果表明该复合丝在较低频率下有较大的巨磁阻抗效应,在1kHz时磁阻抗比为-3.32%,300kHz时磁阻抗比获得最大值108%。研究了样品退火前后的巨磁阻抗效应和镀层厚度对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磁阻抗比不仅取决于ΔR/R和ΔX/X,还和R与X的比值相关。
王蕊丽赵振杰袁望治阮建中胡根大杨燮龙
关键词:巨磁阻抗效应化学镀趋肤效应
驱动电流对复合结构丝GMI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化学镀方法在直径为90μm的铜丝上制备了NiCoP/Cu复合结构丝,研究了驱动电流幅值和频率对复合丝的巨磁阻抗效应和磁场灵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驱动电流幅值增加时能显著增强复合丝巨磁阻抗效应和增加磁场灵敏度。电流大小和频率会改变GMI曲线峰值对应磁场H_p。结果可以用磁化过程和非线性效应来解释。
张庚华李欣王清江袁望治杨燮龙赵振杰
关键词:化学镀巨磁阻抗效应驱动电流
ITO微孔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细胞胞吐的监测
2011年
胞吐是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主要方式之一,安培法监测细胞胞吐是研究细胞间通讯的基本方法.本研究采用ITO(Indium Tin Oxide)导电玻璃与紫外光刻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ITO微孔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细胞胞吐现象的监测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相比传统方法,ITO微孔电化学传感器不仅可以取代传统的碳纤维微电极,而且可与荧光或化学发光等方法联用,运用多种手段同时对细胞的生理现象进行监测.
赵辉李玲何品刚方禹之
关键词:胞吐SH-SY5Y单细胞分析ITO
CoP/Insulator/BeCu混联共振型巨磁阻抗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了CoP/insulator/BeCu复合结构丝,对样品进行电流退火热处理。通过自构建一定的回路,样品分别在频率为60.0MHz时出现了80.0%的LCR类并联共振和79.6MHz时出现了793.1%的LCR类串联共振。根据混联共振样品的特征建立了等效回路模型,利用模型对样品的混联共振型巨磁阻抗效应机理以及共振频率点的位置进行分析,理论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
何家康袁望治程金科潘海林阮建中王春梅
关键词:巨磁阻抗效应
ITO微电极监测SH-SY5Y细胞胞吐的研究
<正>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症等日益受到关注,SH-SY5Y细胞系作为拟神经细胞模型,细胞形态、生理和生化功能与正常神经细胞相似,具有多种受体,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止措施的研究中。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多...
赵辉李玲樊华军焦放何品刚方禹之
pH值对化学镀CoNiP复合丝GMI效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用化学镀方法在直径为90μm的细铜丝镀上CoNiP铁磁层,制备出具有巨磁阻抗效应的复合结构丝。研究了镀液的pH值对化学镀的复合结构丝的特性和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镀液的pH值会影响镀层的成分和结构,进而影响复合结构丝的巨磁阻抗效应。镀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形成的镀层中Ni含量增加,Co、P含量减小,铁磁性镀层由环向磁结构转为纵向磁结构,最大阻抗比先增后减。镀液制备的样品在60 kHz时,ΔZ/Z的最大值为240%,具有很低的临界频率和很宽的频率应用范围。
张庚华程金科王清江袁望治赵振杰
关键词:巨磁阻抗效应化学镀PH值
基于主客体识别技术构建电化学适体传感器检测凝血酶
<正>通过主-客体分子之间的超分子非共价作用力的分子识别,在化学传感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通过主-客体分子识别可用于金属离子检测的超分子传感芯片[1]和荧光DNA检测[2]。环糊精(Cyclodextrins,CDs)衍...
李惠樊浩王清江何品刚方禹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