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3110509)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汪得凯陶跃之刘合芹金怡程世超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无锡求是生物农业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水稻
  • 3篇突变体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定位
  • 1篇稻苗
  • 1篇水稻苗
  • 1篇水稻苗期
  • 1篇穗期
  • 1篇条纹
  • 1篇小穗
  • 1篇苗期
  • 1篇分子标记
  • 1篇矮化
  • 1篇白穗
  • 1篇抽穗
  • 1篇抽穗期

机构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3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无锡求是生物...

作者

  • 3篇陶跃之
  • 3篇汪得凯
  • 2篇刘合芹
  • 1篇翟国伟
  • 1篇冯世座
  • 1篇赵辉
  • 1篇汪庆
  • 1篇金怡
  • 1篇程世超

传媒

  • 3篇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个水稻苗期白条纹叶及抽穗期白穗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定位被引量:17
2011年
从粳稻中花11组培后代中发现了一个苗期白条纹,抽穗期白穗的突变体。该突变体表现为1叶期叶全白,2叶期从新叶叶尖开始沿叶脉逐渐转绿,至成株期完全变绿,抽穗后内外颖表现为白色,穗轴和小枝梗表现为绿色,成熟后颖壳转黄。根据基因定位结果,将该突变体定名为wslwp(white striped leaf and white panicle)。与野生型相比,wslwp突变体2叶期及抽穗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及结实率均显著降低。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非T-DNA插入引起。为了克隆WSLWP基因,利用wslwp突变体与籼稻品种龙特甫B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定位,首先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第7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5711与RM6574之间。随后,利用已有的SSR标记和开发的STS标记,进一步将该基因定位在STS7-63和STS7-65之间,物理距离约为87kb。
金怡刘合芹汪得凯陶跃之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
水稻白化致死突变体abl4的鉴定和基因定位被引量:8
2013年
从60 Co诱变的粳稻中花11M2代中发现了一个白化致死突变体,该突变体从发芽后至3叶期一直表现白化,3叶后逐渐死亡,根据随后的基因定位研究结果,将该白化突变体暂定名为albino lethal 4(abl4)。与野生型相比,abl4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极低,几乎难以检测到。叶绿素荧光分析结果表明,abl4叶片中的电子传递速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都为0,而最大光化学效率也极低,显示突变体没有光化学活性。abl4突变体中包括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提示abl4突变体受到氧化胁迫。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abl4不能形成完整的叶绿体,只有类似前质体结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表型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abl4突变体与籼稻品种龙特甫B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定位,首先将该基因定位于水稻第4条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3785和RM303之间。随后,利用新开发的STS和dCAPS标记,进一步将ABL4基因定位在RH46-31和RH46-33之间,物理距离约为201kb。
程世超刘合芹翟国伟冯世座赵辉汪得凯陶跃之
关键词:水稻分子标记基因定位
一个新的水稻半矮化小穗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被引量:5
2011年
从粳稻中花11转基因后代中发现了一个半矮化小穗突变体,表现为植株半矮化、生长势弱、半包茎穗、穗型变小等特点,将其命名为sdsp2(semidwarfandsmallpanicle2)。遗传分析显示,该突变体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以sdsp2突变体为母本与龙特甫B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将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染色体的RH6-32和RH6-40之间的116kb的物理距离内。通过水稻基因组注释系统在此区域预测到14个开放阅读框,未发现与已报道穗型发育相关基因的同源基因。
汪庆汪得凯陶跃之
关键词:水稻小穗突变体基因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