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5001)
- 作品数:9 被引量:250H指数:8
- 相关作者:郑国光朱君鉴王令刁秀广房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气象局北京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一次冰雹风暴的CINRAD/SA产品分析被引量:73
- 2004年
- 分析了 2 0 0 2年 9月 2 7日发生在山东东阿附近一次冰雹风暴发生、发展各阶段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反射率、平均径向速度等产品的演变过程。在风暴中 ,观测到了低层前侧入流缺口、有界弱回波区 (BWER)、中气旋 (M)等超级单体风暴的特征。中气旋在风暴中维持了约 90min ,通过连续时次各仰角高度风暴相对速度产品的分析 ,揭示了中气旋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分析表明风暴跟踪信息 (STI)、冰雹指数 (HI)、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 (VIL)、中气旋 (M)
- 朱君鉴刁秀广黄秀韶
- 关键词:中气旋冰雹液态含水量径向速度HI
- 重庆地区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统计特征被引量:13
- 2005年
- 对过去 2 2年 ( 1 982~ 2 0 0 3)间重庆市发生的中尺度强对流天气雷达资料进行分类统计 ,研究中尺度强对流天气过程及其天气雷达回波特征 ,寻找重庆市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的运动规律 ,建立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库 ,将中尺度强对流天气过程雷达回波资料 ,按天气类型分类研究 ,结果表明 :①重庆市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 ;②涡旋状回波是暴雨的显著特征 ;③冰雹回波以块状为主 ;④强雷雨大风回波的特征具有带状或弓型。
- 江玉华丁明星陈群刘婷婷
-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统计特征中尺度
- 雹云机理新见解的观测验证和复现被引量:22
- 2005年
- 近期的研究结果认为: 雹云中存在着冰雹“穴道”, 它是由流场和水凝物粒子场相互作用决定的。“穴道”把雹胚形成区和大雹生长区联结成通道, 它对冰雹粒子具有明显的动力吸引作用, 可使大粒子向这里集中, 在宏观上呈现出冰雹粒子的动态累积效果; 涵盖冰雹“穴道”的区域即为播撒人工防雹的“作用区”, 它一般位于主上升气流边侧的主入流区和相对水平速度接近于零的零域(线)附近的下侧等。这些理论结果尚需观测验证和重复再现, 本文利用 Doppler雷达观测事例来作验证, 并引用前人的工作在此稍作物理加工后复现这些理论结果。
- 田利庆许焕斌王昂生
- 关键词:复现雹云人工防雹雷达观测物理加工粒子场
- 火箭防雹作业技术方法的探讨
- 针对火箭防雹作业的特点,根据近期的防雹理论和先进的雷达探测技术,就火箭防雹的作业部位、作业时机、用弹量、作业指挥等方面,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明确地提出了火箭防雹作业的部位、时机和剂量判定程序及作业的...
- 吴书君王凤娇王立静郑宝枝许焕斌
- 文献传递
- 北京短时局地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被引量:12
- 2005年
-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短时局地暴雨的临近预报目前仍是预报中的难点,也是2008年奥运会提供精细化预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了解不同云系的结构及雷达回波的特征,还可以为人工增雨制定最佳作业方案,选择最佳作业时机。用每小时的地面自动站雨量资料结合北京市气象台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查找出造成北京2004年夏季(6~8月)的短时局地暴雨天气的雷达回波单体。对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表明:在多普勒径向速度图上“辐合点”、“中气旋”的图像特征出现有利于局地暴雨发生,并提前于暴雨。对突发性局地暴雨的临近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王令李晓艳
- 关键词:局地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
- 火箭防雹作业技术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针对火箭防雹作业的特点,就火箭防雹的作业部位、作业时机、用弹量、作业指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明确地提出了火箭防雹作业的部位、时机和剂量判定程序及作业的技术方法。
- 李金枝吴书君王凤娇王立静
- 冰雹风暴中的流场结构及大冰雹生成区被引量:44
- 2004年
- 采用对风暴每6min一次CINRAD/SA的立体扫描资料,分析了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到的几次冰雹云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风暴中存在中尺度气旋,中尺度气旋低层气旋性辐合、中低层纯气旋性旋转、中上层气旋性辐散、高层辐散。在中高层气旋的右后侧紧挨着有一个反中气旋伴随。中气旋与反中气旋形成了一个"8"型流场和"S"型的强回波区。在中层到中高层,"S"型强回波区有利于形成"穴道",而在"S"的两个拐弯处的内侧,水平速度更小,更易形成"穴道",成为大冰雹生成区。
- 朱君鉴郑国光王令房文刁秀广
- 关键词:中尺度气旋强回波
- 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图上的雹云特征被引量:60
- 2006年
- 不同的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和社会影响差别很大。通过对北京地区2001年和2002年出现的32次降雹时伴随出现的天气现象分类和对雹云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场图像特征的分析统计,得出“大风区”、“中气旋”是经常出现降雹的多普勒径向速度图像特征。“大风区”常伴随出现强风冰雹,而“中气旋”则常伴随出现暴雨冰雹,这对于判别冰雹云产生什么样的天气现象是有指示意义的。
- 王令郑国光康玉霞房文卞素芬许焕斌
- 关键词:冰雹云多普勒天气雷达
- 一次强风暴三维结构的观测分析被引量:19
- 2006年
- 2003年6月28日山东德州发生了一次降雹持续时间长、危害严重的强降雹天气过程。利用MICAPS、探空、NCEP资料,分析了降雹前的天气形势、能量场特征、含水量场。根据两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雹云的演变过程及流场结构。研究表明,降雹前在降雹区上空西边低层存在高能舌,在中高层西边存在负能量平流或负能量平流中心。此次超级单体风暴过程由单个单体发展而来,具有强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该超级单体的移动方向在盛行风向右侧约20°左右,属于右移风暴。
- 殷占福郑国光
-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冰雹云
- 一次中气旋冰雹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被引量:34
- 2006年
- 对2002年9月27日发生在山东省境内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中小尺度和雷达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冷性低槽的东移南压,并配合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冷锋的共同影响是这次过程的直接大尺度影响系统;高空冷平流、地面暖平流,在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了大范围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低层中尺度低压环流的扰动,并与高空急流南侧的辐散区耦合,产生强烈的上升运动;雷达回波分析也发现,这次过程具有典型的小型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存在并维持尺度较小的中气旋结构。
- 李文娟郑国光朱君鉴郦敏杰
- 关键词:冰雹云中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