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10088)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三萍关心朱丽霞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略论张君劢的科学观被引量:1
- 2011年
- 张君劢以科学和哲学、知识和道德、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划界,批判科学主义对科学的泛化的理解;批判只强调科学实用价值的功利主义科学观,同时肯定科学的实用价值和内在精神价值;强调传统儒学和现代科学并不是矛盾的关系;强调以道德见长的儒学和以知识见长的西方文化是融合互补的关系。张君劢及他所代表的现代新儒学以人文主义的视角审视科学在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坚持儒家主位主义的立场,使张君劢及现代新儒学用德性之知笼罩见闻之知,没有真正赋予科学知识以独立的地位,从而使他们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儒学的道德中心主义窠臼,也使他们最终没有正确解决科学与哲学、知识与道德、儒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 张三萍
- 关键词:科学主义科学观儒学
- 现代新儒学的“中国特殊论”辨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现代新儒学以中国有落后的生产力,有特殊的社会结构和特殊的文化而拒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种"中国特殊论"无论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的认识都是不正确的。列宁的"社会主义可以在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和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都是对"生产力落后论"的最为有力的回击。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中国国情所作的分析,说明现代新儒学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把中国文化和儒学等同,夸大中国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差异性,使现代新儒学不能正确说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但是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传统文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儒学,更不能简单等同于儒家的"心性之学"。马克思主义不否认中国有特殊的国情及特殊的文化,但反对"中国特殊论"。
- 张三萍
- 关键词:现代新儒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试析现代新儒学对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解读
- 2011年
- 现代新儒学特别是港台、海外新儒学把毛泽东思想解读为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理解的主要错误有三点:其一,错误地把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解读为斗争哲学。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毛泽东思想都不能简单地被归结为斗争哲学。其二,歪曲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更不是仅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其三,歪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无论是传统精英文化还是民间文化,毛泽东思想继承的都是其中的合理成分。
- 朱丽霞张三萍
- 关键词:现代新儒学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 “综合创新”与“返本开新”——儒学现代化的两条不同路径被引量:3
- 2013年
- "综合创新"论和"返本开新"论代表了儒学及中国现代化的两条不同道路,二者对传统文化和儒学的界定不同、研究传统的方法不同、对儒学的精华和糟粕的取舍标准不同,进而导致其实现儒学现代化的程度不同。认识二者的区别,是为了更好地处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的关系。
- 张三萍关心
- 关键词:儒学返本开新
- 对话与对立——第三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被引量:4
- 2011年
-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文明对话的浪潮影响下,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由尖锐对立转入平等对话的时期,表现在第三代新儒家纷纷提出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平等对话的主张。但是,平等对话的主张并没有消除二者在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上的根本分岐,希望通过复兴儒学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仍然是第三代新儒学追求的目标,在中国现代化实现之前,现代新儒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对立将不会因平等对话主张的提出而消失。可以预见的是:马克思主义将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努力,充分说明和验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最后将现代新儒学的合理成分融入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新儒学的真正融合,这是现代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对立和对话之后的必然结果。
- 张三萍
- 关键词:对立
- 抗战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新儒学的批判与借鉴被引量:2
- 2019年
-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民族文化的复兴在某种程度上关乎民族的复兴,现代新儒学呈现出较快发展的态势,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且其学术话语体系被新儒家积极付诸实践,表现出强烈的文化保守主义特质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带来不利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从哲学观、历史观、文化观和方法论等多个层面对现代新儒学展开批判,有助于肃清文化战线上的保守思潮,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对现代新儒学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有对其积极因素的借鉴,从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历史参考。
- 张三萍孔维
-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现代新儒学
- 林安梧的儒学革命论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反省现代新儒学的理论缺陷,林安梧提出进行儒学革命,将现代新儒学推进到后新儒学阶段。后新儒学所要完成的革命包括四个方面:由心学立场向气学立场的转换,融会当代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现象学和解释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改变,对儒学的重新定位。通过四个方面的革命,使后新儒学比现代新儒学具有更大的存在合理性。
- 张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