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无)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吴晓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艺术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艺术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艺术
  • 6篇民间艺术
  • 3篇艺术人类学
  • 3篇文化转型
  • 3篇西德
  • 3篇苗寨
  • 2篇诗学
  • 2篇文化
  • 2篇文化变迁
  • 2篇文化诗学
  • 2篇消费文化
  • 1篇叙事
  • 1篇叙事转型
  • 1篇艺术活动
  • 1篇艺术生态
  • 1篇在场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视野
  • 1篇审美
  • 1篇审美主体

机构

  • 8篇吉首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吴晓

传媒

  • 2篇民族艺术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民俗研究
  • 1篇毕节学院学报...
  • 1篇教育文化论坛

年份

  • 1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民间艺术旅游展演的研究视角与问题意识被引量:3
2010年
当下诸多旅游地普遍出现的民间艺术旅游展演,日渐成为文化人类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并已形成具有范式意义的研究视角和相关问题意识。基于旅游景观文化视角的关注重在探讨民间艺术被建构景观样式的文化逻辑;立足于文化变迁视角的关注主要分析旅游作为新的文化力量,是如何导致传统的民间艺术发生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对于民间艺术本身的影响;着眼于文化产品视角的研究重在讨论民间艺术是如何被创意为文化产业中的消费对象。还应该遵循人类学整体观,置身于具体文化场景进行过程性、动态性的综合把握,从文化生成和文化逻辑的角度阐释民间艺术旅游展演的文化实践意义。
吴晓
关键词:民间艺术旅游景观文化变迁文化产业
旅游展演与民间艺术审美主体的复杂性——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分析
2010年
在旅游展演场景中,民间艺术审美主体呈现为由文化持有者、舞台表演者、节目策划者以及导游等多种不同文化身份共同动态建构而成的复杂状态。这种审美主体不是指单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是一群代表不同文化逻辑的话语力量。它既是民间艺术展演文本的文化持有者和生产者,也是民间艺术展演文本的演出承担者和意义生发者。同时,这种审美主体又是处于被凝视状态的,它必须依靠旅游者的观看和想像才得以存在和突显,才显示出有效的文化身份和文化意义。因此,旅游展演语境中的民间艺术审美主体是一种虚化、模糊而又多重含义的想像对象,也显示出民间艺术审美主体的呈现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建构。
吴晓
关键词:民间艺术审美主体文化想象
媒介化时代民间艺术的文化转型被引量:4
2011年
原本以民俗生活模式传播于村落空间的民间艺术,受制于传媒时代文化逻辑力量的召唤,衍生出新的传播方式,即成为一种奇特的媒介景观样式,并辐射出具有异域情调和遥远时光的审美想像。作为媒介景观的民间艺术,是置身于新的文化语境中的传统民间艺术对自身传播方式做出的调适,去除其原本作为特定族群生活样式的文化属性,以去生活、去语境的方式进行符号拼贴、重装和压缩,从而裂变为诉诸符号消费需求的媒介景观样式或消费意象,成为一种具有典型后现代文化特质的传媒消费文本,为处于现代性追求道路上的当下中国增添了一种大众审美文本。
吴晓
关键词:媒介景观消费文化民间艺术
艺术人类学的阐释路径被引量:1
2010年
在对艺术现象展开具体理论言说时,艺术人类学的阐释路径主要呈现出三个基本环节。首先是遵循文化人类学田野作业的基本方法,参与实践至具体的艺术活动中去,获得直接而完整的审美体验和生活知识;其次是基于文化整体观,对艺术生态做出全面的语境性把握,从而探究艺术活动的文化逻辑和生活特征;最后,以艺术民族志的形式,在关注艺术现象的细节和场景中,使得具体艺术现象得以综合把握和书写。艺术人类学的现实介入力和问题阐发力因此而得到有效实践和彰显。
吴晓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艺术活动艺术生态民族志
景观凝视与民间艺术旅游展演的意义生产被引量:9
2010年
景观凝视作为一种主体行为方式和权力表征,同时也是民间艺术旅游展演意义生产的主要方式,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路径是"观看—想象—赋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而又往而复始的连续过程。景观凝视使得旅游者自身获得新的文化体验的同时,还使得其成为一个意义生产者,能够不断对民间艺术展演文本的意义进行生产和增殖。景观凝视实现了展演文本与受众世界的潜在对话,凸现了展演文本与受众的主体间性特征,也彰显了民间艺术旅游展演文本的视觉性、景观性和开放性特征。
吴晓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对话
村落文艺活动研究的艺术人类学视野被引量:1
2010年
村落文艺活动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文化样态,蕴含着特定地域和族群的精神旨趣及心理图式,一直以来都被作为文化人类学村落研究中的一个独特领域得到关注。村落文艺活动的研究成果由此主要呈现出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色彩。不同的学科色彩体现出不同方法和视角特征,村落文艺活动相应得到不同样式和特质的文化阐释。作为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学科范式,艺术人类学基于其特有的阐释途径,能够于综合文化视野中和动态把握中对村落文艺活动做出一种具有文化诗学品性的解读和理解,从新的层面呈现出村落文艺活动新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现代性意义,并发掘和拓展了该现象值得深化的问题域。
吴晓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文化转型文化诗学
民间艺术旅游展演文本的文化意义——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作为在资本利益需求和文化娱乐需求共同作用下而生成的民间艺术旅游展演,已然成为当今现实中的一个重要旅游景观和文化文本,其在当下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文化语境中,凸现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意义,并能以蕴含民间与时尚于一体的审美特质辐射出"他者想像"的审美张力,成为传统民间艺术于新文化语境中的一种崭新显现方式的选择可能。
吴晓
关键词:民间艺术文化创意叙事转型
村落艺术活动研究:问题意识与文化视野被引量:2
2010年
村落艺术活动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文化样态,蕴含着特定地域和族群的精神旨趣及心理图式,一直以来,被作为文化人类学村落研究中的一个独特领域得到关注。村落艺术活动的研究成果由此主要呈现出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学色彩。不同的学科色彩体现出不同方法和视角特征,村落艺术活动相应得到不同样式和特质的文化阐释。作为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学科范式,艺术人类学基于其特有的阐释途径,能够于综合文化视野中和动态把握中对村落艺术活动做出一种具有文化诗学品性的解读和理解,从新的层面呈现出村落艺术活动的新的文化特质和文化现代性意义,并发掘和拓展了该现象值得深化的问题域。
吴晓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文化转型文化诗学
乡村旅游语境中民间艺术的在场与形变——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乡村旅游对中国乡村文化尤其是对民族村寨中民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使得民间艺术从隐形民俗生活状态走向旅游景观的场景中,在改变自身文化特质和外在形式的基础上,以旅游产品或旅游景观的样式得以存显。就湘西德夯苗族村寨而言,其拥有的民间艺术是基于苗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村寨日常生活文化运行机制而生成和存显的,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知识特征。受制于乡村旅游的影响,苗族传统民间艺术强烈的地方性知识特征被视为建构"奇异"文化空间的有效资源,原本仅仅作为苗族村民节日仪式或者日常娱乐方式的民间艺术,现都被重塑成供人消费的旅游商品。舞台展演是这种商品消费的主要形式。这就使得苗族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存显处于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延续与蜕变等多重文化选择的状态之中。
吴晓
关键词:民间艺术消费文化文化变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