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820065)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蒲俊丞张新民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土地权利生态化制度补强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土地权利生态化是生态时代土地权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主要经由土地权利外部限制立法路径,已初步建立了土地权利生态化制度。但现有的土地生态化立法成果尚不能满足生态时代土地权利生态化的目标。权利内部限制与土地权利生态化的内在需求契合,可在已有立法成果的基础上,借由"所有权负有义务"之理论工具,将所有权所负义务向生态延伸,拓展所负义务的性质;针对土地权利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义务制度构造缺失,构建以土地权利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义务为中心的制度体系,弥补生态时代土地权利生态化制度构造之不足。
- 蒲俊丞张新民
- 关键词:生态环境土地生态环境公共利益
- 生态时代我国土地权利的正当性危机论略
- 2014年
- 土地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权利是人为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为土地生态环境问题揭示了我国土地权利的正当性危机。我国土地权利应当注入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矫正价值观念偏差,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义务,使土地权利重新获得正当性,进而从源头上预防土地生态环境问题。
- 蒲俊丞
-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土地权利
- 土地权利行使的生态环境限制制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生态环境不友好的土地权利行使是人为土地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为土地权利行使的生态环境限制提供了社会基础。现行土地权利行使的生态环境限制立法存在分散和残缺问题,未来应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要求的、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为统帅、以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为基础、以用养结合制度为关键、以无害化利用制度为底线的土地权利行使生态环境限制制度体系,避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造成人为土地生态环境破坏。
- 蒲俊丞
- 关键词:生态环境土地权利权利行使权利限制
- 生态文明制度道德在所有权中的表达路径研究
- 2014年
- 21世纪人类在生态环境危机中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的制度道德深刻地型塑着所有权的时代样态。仅仅依靠20世纪初"所有权负有义务"的内涵已难以回应生态时代的正当性危机,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制度道德转换为整体法秩序义务,妥当地植入所有权所负义务之中,其路径是可在立法层面进行建构,即在所有权制度上配置不得损害生态环境的消极义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义务来加以实现。
- 蒲俊丞
- 关键词:生态时代生态文明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