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077)

作品数:7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宋凤斌刘铁东刘强刘景双王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玉米
  • 4篇窄行
  • 4篇宽窄行
  • 2篇玉米冠层
  • 2篇微环境
  • 2篇冠层
  • 2篇不同种植方式
  • 1篇典型黑土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片
  • 1篇玉米叶
  • 1篇玉米叶片
  • 1篇生理特征
  • 1篇生态风险
  • 1篇蔬菜地
  • 1篇蔬菜地土壤
  • 1篇穗位
  • 1篇穗位叶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篇宋凤斌
  • 4篇刘铁东
  • 2篇王洋
  • 2篇刘景双
  • 2篇刘强
  • 1篇周璇
  • 1篇周秋红
  • 1篇王继红
  • 1篇孙崇玉
  • 1篇刘胜群
  • 1篇张静静
  • 1篇杜连生
  • 1篇崔政武

传媒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土壤与作物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宽窄行种植方式对玉米光截获和辐射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种植方式影响玉米对光的截获和辐射利用效率进程。在本研究中,采用如下两种种植模式:宽窄行KZ:30+170和匀垄CK65,密度均为6.4株/m2。测量了玉米生长发育阶段的生理机能,对比了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的光截获分数(F)、叶面积指数(LAI)、消光系数(K)、辐射利用效率(RUE),两种模式中,K值呈现出KZ>CK的特征;F值在KZ中显著低于CK,而两种种植方式间叶面积指数没有显著的差异;两种方式的RUE表现为KZ>CK。结果表明,尽管宽窄行种植截获了较少的有效辐射,但冠层中的光环境得到改善,辐射利用效率有明显的提升。
刘铁东宋凤斌
关键词:玉米光截获
不同种植方式对拔节期玉米冠层微环境的影响评估被引量:4
2015年
种植方式是影响作物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湿度和CO2等微环境的重要因素。在大田条件下,分析3种不同的种植方式(P1,宽窄行170 cm+30 cm,免耕;P2,宽窄行90 cm+40 cm,免耕:CK,匀垄65 cm)对拔节期玉米冠层微环境的影响,以及微环境因素下玉米叶片光响应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方式P1中冠层光环境最好,3种模式间冠层温度差异显著,P1显著大于P2和CK;相对湿度的趋势与温度相反,表现为P1
刘铁东宋凤斌刘胜群
关键词:玉米拔节期冠层微环境光响应
典型黑土Pb、Cu、Zn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吉林省典型黑土区-德惠市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地统计学方法系统研究了玉米带耕层土壤(0~20cm)中Pb、Cu、Zn的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德惠市黑土中Pb、Cu、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5.8mg·kg-1、19.1mg·kg-1和59.3mg·kg-1,其中Pb和Cu的平均含量均超过了相应背景值;Pb和Cu属于空间强相关,说明其变异主要受土壤母质、地形特征等非人为因素影响;Zn属于空间弱相关,说明其变异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Pb分布整体上形成以西南角最高值处为中心向外围成辐射状,广大中北部地区含量较低、零星出现高值的格局,而Cu、Zn分布呈现出西南角、中北、中南3处偏高,中部出现低值区的格局;德惠市农田黑土存在轻微潜在的重金属生态危害。
张静静刘景双王洋孙崇玉刘强周秋红
关键词:黑土生态风险
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被引量:15
2012年
以宽窄行种植方式为处理,传统均匀垄种植方式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宽窄行处理对玉米不同叶位叶片从叶尖伸出直至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处理间随着宽行距的增加,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a含量均增加;叶绿素b含量在基部叶片和下部叶片中随宽行距增加而增加。不同叶位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宽窄行处理和均匀垄处理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可见两种宽窄行种植方式可延缓玉米叶片衰老,特别是基部叶片和下部叶片,促使中下部叶片功能期延长,从而增加产量。图3,表6,参18。
周璇宋凤斌
关键词:玉米宽窄行叶绿素可溶性蛋白
长春城郊蔬菜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5年
以长春城市郊区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GC-FID法对该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含量进行分析测定,长春城郊菜地土壤中平均含量苯并(a)芘>蒽>菲>萘.该地区土壤中萘,蒽的含量处于尚清洁水平;部分区域土壤中苯并(a)芘和菲的含量处于轻度污染水平.
杜连生王洋王继红刘强崔政武刘景双
关键词:蔬菜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评价
不同宽窄行种植方式下玉米穗位叶的光合生理特征被引量:17
2014年
种植方式是影响玉米光合生理特征的重要因素。在大田条件下,以玉米品种北育288和先玉335为研究材料,分析了3种不同种植方式(P1,宽窄行170 cm+30 cm;P2,宽窄行90 cm+40 cm;CK,匀垄65 cm)对玉米穗位叶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中,2种不同基因型玉米穗位叶叶片SPAD值间存在差异,宽窄行种植方式表现出明显优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o在P1和P2中均大于CK;Fm和Fv/Fm在关键的生育时期差异显著,表现为宽窄行P1和P2大于CK;3种模式中,P1和P2中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CK。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种植方式,宽窄行种植方式对提高作物生产能力和干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
刘铁东宋凤斌
关键词:玉米光合特性穗位叶
灌浆期玉米冠层微环境对宽窄行种植模式的反应被引量:19
2012年
种植方式是影响作物冠层内光照、温度、湿度和CO2等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三种不同的种植方式(P1,宽窄行170 cm+30 cm;P2,宽窄行90 cm+40 cm;CK,匀垄65 cm)对灌浆期玉米冠层微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种植模式中,P2中光截获最高,P1中冠层光截获显著低于CK;三种模式间冠层温度差异显著:P1显著大于P2和CK,同时P2显著大于CK;相对湿度的趋势与温度相反,表现为P1
刘铁东宋凤斌
关键词:玉米宽窄行微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