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32400410651)
- 作品数:2 被引量:59H指数:1
- 相关作者:孟德友樊新生史本林陆玉麒王宏科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商丘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高速公路网络构建对河南城市可达性的影响分析
- 2014年
- 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最直接的空间经济效益是缩短地区间的旅行时间,增强区域交通可达性.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选择2004和2011年两个年份在构建公路交通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节点全域可达性、日常可达性和区域平均可达性等指标对河南省不同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及改善程度进行比较分析;从客观上论证了高速公路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区域交通网络优化和城市空间组织调整提供理论参考.
- 孟德友陈文峰王宏科
- 关键词:高速公路网络
-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河南县域交通与经济协调性评价被引量:59
- 2013年
- 通过建构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2003年和2008年河南省各县域单元的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进而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性进行评价、比较与分类。研究表明,2003-2008年期间河南省各县市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区域分异现象还较为突出。县域交通优势度由2003年的沿主要交通干线带状分布向团块状连片分布态势演进,中原城市群地区县市交通优势度高于外围地区,平原地区县市交通优势度高于山区县市;而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西部普遍高于东部,山区资源县市高于平原农业县市。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耦合作用强度普遍较高,并呈明显的增强态势,但多数地区交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还有待提升,大多数县市交通发展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在既有的交通优势条件下推进河南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现河南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
- 孟德友陆玉麒樊新生史本林
-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