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80078)
-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陶双宾鲁佩涛林李楠林群梁燕子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大学生就业倾向的实证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基于沈阳师范大学部分2009级学生的调查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其就业期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有部门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到中小城市就业亦成为诸多样本的重要选项;性别、家庭经济背景、政治面貌、生源地等对大学生预期收入影响显著。反过来,收入预期对大学生就业部门的选择作用显著,收入预期越高越倾向于选择国有部门就业。
- 林李楠梁燕子
-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期望影响因素
- 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就业机会不均等——基于CGSS2006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本研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影响劳动力就业机会分布的模型,从人力资本回报的角度考察了受教育年限、职业培训及人口特征对劳动力就业机会的独立作用和交互作用。在模型中研究者提出了6个假设,并运用CGSS2006数据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年龄、党员、非农业户口、受教育年限、职业培训对劳动力获得进入国有部门的就业机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职业培训可以缩小不同教育年限对劳动力进入国有部门就业概率的影响。
- 林群
- 关键词:劳动力人力资本就业机会
- 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配置的区域分化与差异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地区普通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同时教育经费配置也呈现不均衡现象。在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配置不均衡的背景下,本文选取了《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中的教育事业费拨款、工资福利支出、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个人部分等指标及相应的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国内大陆地区省份进行教育经费配置水平的分区研究,并对各地区的教育经费配置情况进行比较。
- 鲁佩涛陶双宾
- 关键词:普通高校教育经费区域分化
- 高校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的地区差异研究
- 2015年
- 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中选取了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两个变量,对国内大陆地区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校事业性经费支出状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1个省级单位可以聚类为五个主要的区域类型,且五个类型间存在经费配置的不均衡。
- 林李楠程程
- 关键词:高校区域分化
- 我国地区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通径分析方法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选取《中国统计年鉴2011》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1》的相关变量和指标,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性别、人均生产总值、文化水平、就业率与各省份城镇平均工资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可知,人均生产总值、文化水平、就业率对城镇平均工资水平有直接与间接两种影响方式。其中,性别变量对城镇平均工资水平影响不显著;人均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地区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主导因素,且其还通过对地区文化水平和就业率的作用,间接影响平均工资;地区文化水平通过对就业率的作用,间接对平均工资产生影响。鉴于此,通过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及加大对文化事业投入等策略的实施,预计可有效提高城镇平均工资水平。
- 陶双宾鲁佩涛
- 关键词:通径分析
- 代际间人力资本传递与劳动力就业机会不平等——一基于CGSS2006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本研究对代际人力资本传递效用,以及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人口学特征等变量与就业的独立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父代受教育年限越高,子女受教育年限相应越高;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越高,进入私有部门的可能性越大;非农业户口和政治面貌是共产党员的劳动力更容易进入国有部门。
- 林群
- 关键词:人力资本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