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01-13)

作品数:14 被引量:84H指数:6
相关作者:陈温福马殿荣唐亮徐正进丁国华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湖南大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水稻
  • 5篇杂草
  • 5篇杂草稻
  • 4篇胁迫
  • 3篇性状
  • 3篇幼苗
  • 2篇幼穗
  • 2篇幼穗分化
  • 2篇幼穗分化期
  • 2篇栽培
  • 2篇栽培稻
  • 2篇遮光
  • 2篇水胁迫
  • 2篇穗部
  • 2篇穗部性状
  • 2篇穗分化
  • 2篇穗分化期
  • 2篇株型
  • 2篇苗期
  • 2篇粳稻

机构

  • 11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湖南大学
  • 3篇湖南杂交水稻...

作者

  • 8篇陈温福
  • 6篇马殿荣
  • 5篇唐亮
  • 4篇丁国华
  • 4篇徐正进
  • 3篇毛毕刚
  • 3篇姜楠
  • 3篇徐海
  • 3篇夏原野
  • 3篇杜志敏
  • 3篇彭彦
  • 2篇王嘉宇
  • 2篇苗微
  • 2篇赵明辉
  • 2篇王国骄
  • 2篇刘晓亮
  • 2篇高齐
  • 2篇赵炳然
  • 2篇杨光
  • 1篇刘丹

传媒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杂交水稻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颖花畸形突变体(gm(t))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2019年
在籼稻‘绵恢523’בR8117’的F5世代15C197群体分离出颖花变异突变体,表现为内稃退化、发育迟缓或发育成外稃状、颖壳畸形不闭合,暂命名为颖花畸形突变体(glume malformation,(gm(t))。以该突变体gm(t)与粳稻02428杂交构建F2定位群体,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对gm(t)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gm(t)突变体的颖花畸形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初步将gm(t)定位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上,标记ZM506 (1.254 Mb)与RM3463(2.110 Mb)之间,两个标记间的物理距离约为856 kb。检索该区间发现含有内颖形成调控基因DP1(LOCOs06g04540)。gm(t)的穗部表型与dp1突变体很相似。为此,对15C197野生型和gm(t)突变体的DP1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gm(t)突变体在该基因编码区有一段19 bp的缺失,会引起移码突变。因此推测gm(t)即为DP1基因的等位突变基因。gm(t)为研究水稻外轮花器官发育特性及相互转换的内在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陈东毛毕刚毛毕刚彭彦彭彦吴天昊赵炳然
关键词:水稻图位克隆
幼穗分化期喷施细胞分裂素(CTK)对水稻穗部性状及株型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以6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幼穗分化的苞分化期(T1)、枝梗分化期(T2)、颖花分化期(T3)、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期(T4)和花粉充实完成期(T5)喷施低浓度(C1,5mg/L)、中浓度(C2,10mg/L)、高浓度(C3,20mg/L)的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CTK),研究其对水稻穗部性状及株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幼穗分化的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CTK后,穗长、二次枝梗结实率和穗结实率极显著高于对照,不同浓度CT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穗粒数以低浓度CTK处理最高,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喷施CTK可极显著或显著降低千粒重(包括一次和二次枝梗千粒重)和着粒密度。幼穗分化期喷施不同浓度CTK后,剑叶基角、倒二叶基角、倒三叶基角、倒二叶长、倒三叶长和倒三节长极显著高于对照。在幼穗分化的不同时期喷施CTK后,对穗长的促进效果T1时期喷施极显著高于后4个时期喷施,对穗粒数的促进效果处理T1>T5>T4>T2>T3,对结实率的促进效果以T4时期施用最为明显,T3时期施用着粒密度的降幅最大。CTK的施用浓度与施用时期间具有互作效应,针对不同穗部性状的调控效果,确定最佳的施用浓度与施用时期组合。
宫彦龙雷月夏原野杜志敏徐海
关键词:水稻细胞分裂素穗部性状株型性状幼穗分化
淹水胁迫下褪黑素浸种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为研究淹水胁迫下褪黑素浸种对长短中胚轴水稻幼苗期生理和生化性状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褪黑素(MT)处理,测定中胚轴长、胚芽鞘长、芽长、鲜质量、成活率等相关农艺性状,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MT浸种对淹水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可分为低浓度缓解胁迫和高浓度加剧毒害;淹水处理下相比短中胚轴品种华航31、DH4040,长中胚轴品种鄂中4号、DH4038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在对4个品种添加10,100μmol/L的MT浸种处理时,华航31中MT浸种效果表现均是最好的,其中100μmol/LMT浸种处理在每个品种中均能显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随着浓度提高到1000μmol/L,对所有的品种均表现为抑制成活;MT浸种可降低MDA含量,提高POD、SOD、CAT活性,促进中胚轴长、胚芽鞘长、芽长、鲜质量等农艺性状,100μmol/LMT浸种处理效果最好;1000μmol/LMT浸种也可以促进相关农艺性状提升并提高酶活性,但成活率显著下降。适当浓度的褪黑素浸种,能提高淹水胁迫下水稻幼苗活力和出苗率,显著降低淹水胁迫对水稻幼苗的毒害作用。
陈东李强彭彦吴天昊张秀丽董家瑜毛毕刚毛毕刚
关键词:水稻中胚轴褪黑素浸种淹水胁迫
遮光对不同穗型粳稻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明确遮光对北方不同穗型粳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以直立穗型粳稻品种沈农9741、半直立穗型粳稻品种盐丰47和弯穗型粳稻品种辽盐16为材料,研究了抽穗期遮光对不同穗型粳稻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均导致了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和Pn的降低,其中叶绿素含量的增加表现为沈农9741(10.55%)>辽盐16(7.30%)>盐丰47(7.01%),而Pn的降低表现为沈农9741降幅最大,盐丰47次之,辽盐16最小;遮光对北方粳稻叶片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了抽穗后4d内的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遮光后细胞内的叶绿体外形肿胀,与对照相比出现了较多的嗜锇颗粒,类囊体垛叠程度增高且紧密,淀粉粒数目有所减少。遮光后不同穗型粳稻品种都表现了一定的耐荫性,抽穗期遮光对直立穗型粳稻品种的影响大于对半直立穗型和弯穗型粳稻品种的影响。
姜楠陈温福
关键词:遮光穗型光合特性叶绿体
幼穗分化期喷施表油菜素内酯(epi-BR)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以5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水稻幼穗分化的苞分化期(T1)、枝梗分化期(T2)、颖花分化期(T3)、花粉母细胞形成及减数分裂期(T4)和花粉充实完成期(T5)分别喷施低浓度(C1:0.005mg/L)、中浓度(C2:0.010mg/L)和高浓度(C3:0.015mg/L)的表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steroid,简写为epi-BR),研究其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epi-BR后,穗长和穗粒数均显著高于对照(CK),穗长不同浓度epi-BR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穗粒数C2、C3处理间差异显著。施用不同浓度的epi-BR对一次枝梗结实率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但中浓度的epi-BR可显著提高二次枝梗结实率,进而显著提高整穗的结实率。喷施epi-BR可显著降低千粒重(包括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千粒重),且epi-BR浓度越高,降低千粒重的效果越明显。喷施epi-BR可显著降低着粒密度,且低浓度epi-BR和中浓度epi-BR的降低效果比高浓度epi-BR更为明显。在幼穗分化的不同时期喷施epi-BR后对穗长的促进效果T4>T1>T5>T3>T2,对穗粒数的促进效果T1>T3>T2>T4>T5,对结实率的促进效果以T4时期施用最为明显,对枝梗数和千粒重性状的影响不同施用时期间差异不大,施用时期越延后降低着粒密度的效果越明显。epi-BR的施用浓度与施用时期间具有互作效应,本研究针对不同穗部性状的调控效果,确定了效应最大时的施用浓度与施用时期组合。
宫彦龙徐海夏原野杜志敏石笑蕊徐正进
关键词:水稻表油菜素内酯穗部性状幼穗分化期
不同时期遮光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以粳稻品种秋光为材料,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后10d进行遮光处理,研究了不同遮光强度和遮光天数对秋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遮光导致产量降低的程度不同,分蘖期和拔节期遮光后产量分别下降至8t·hm^(-2)和7t·hm^(-2),与对照相比最大降幅达10%以上;抽穗后遮光产量显著降低至6t·hm^(-2),最大降幅达40%以上。遮光对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对有效穗数影响不大,未达到显著水平。分蘖期和拔节期遮光主要导致了每穗粒数的减少,而抽穗后主要导致了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显著降低。抽穗前遮光对品质的影响不大,仅糙米率、垩白度及垩白粒率有所增加,但不显著;抽穗后随着遮光强度的增加,稻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均有所下降,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增加,增幅达60%以上,但对精米率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随着遮光天数的增加稻米品质有所降低,但未达显著水平。
姜楠马殿荣高虹吕国依程效义唐亮陈温福
关键词:水稻
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对杂草稻发芽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杂草稻在发芽期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杂草稻与栽培稻经15%聚乙二醇处理后发芽期延迟,发芽率虽有差异但不显著;干旱胁迫条件下,杂草稻茎长、根长、根数、茎干重、根干重、根冠比均降低;杂草稻茎长胁迫指数为0.29~0.71、根长胁迫指数为0.17~0.81、茎干重胁迫指数为0.31~0.83、根干重胁迫指数为0.16~0.97、根数胁迫指数为0.23~1.13,均高于栽培稻材料,在正常条件下杂草稻与栽培稻生长量无显著差异。
丁国华马殿荣杨光高齐赵明辉徐正进陈温福
关键词:聚乙二醇杂草稻干旱胁迫发芽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镉低积累香型水稻被引量:5
2021年
尝试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镉吸收转运基因OsNramp5和香味基因OsBadh2同时进行编辑,培育出后代性状稳定的优质低镉水稻品种。选用华南地区推广面积较大的常规稻华航31为受体材料,通过CRISPR/Cas9技术创制OsNramp5和OsBadh2双基因敲除植株,在镉污染土壤中种植并测定野生型和双基因敲除植株糙米的镉、锰、铁元素含量以及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的含量,并考察野生型与双基因敲除植株的农艺性状。成功获得了5种类型的华航31双基因敲除植株。与野生型华航31相比,大部分双基因敲除植株的镉和锰含量显著下降,铁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所有双基因敲除植株中的香味物质2-AP含量均显著提高;大部分双基因敲除植株的株高、每穗实粒数显著下降;全部双基因敲除植株的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均无显著变化。通过CRISPR/Cas9技术可快速创制具有镉低积累和香味的水稻种质,有利于加快优质、安全水稻品种的育种进程。
胡黎明彭彦郑文杰周凯毛慧唐丽唐丽
关键词:水稻香味育种
中国北方杂草稻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6
2013年
以杂草稻heb07-2、wr04-6及巴西陆稻IAPAR9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幼苗,利用20%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杂草稻及巴西陆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生理特性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杂草稻heb07-2幼苗的叶片与根系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力;杂草稻heb07-2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它材料。杂草稻heb07-2细胞膜系统保持完整,膜质过氧化程度小于其它材料,表明干旱胁迫对杂草稻heb07-2伤害较小,具有较强苗期抗旱性。
丁国华马殿荣刘晓亮孔德秀高齐杨光唐亮高明超徐正进陈温福
关键词:杂草稻干旱胁迫苗期生理响应
杂草稻竞争对栽培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以杂草稻wr03-12和栽培稻沈农265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杂草稻竞争对栽培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和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稻竞争对栽培稻群体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不大,栽培稻群体生物产量、叶干重、穗干重、鞘干重和茎干重均随杂草稻密度的增大而降低,且均与杂草稻的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杂草稻密度加大,栽培稻籽粒灌浆的起始时间延迟,灌浆持续时间缩短。杂草稻竞争对二次枝梗的影响大于一次枝梗,对下部籽粒的影响大于上部籽粒。杂草稻竞争很可能通过影响栽培稻干物质生产和籽粒灌浆特性而影响栽培稻的最终产量。
马殿荣丁国华刘晓亮唐亮杨庆徐正进陈温福
关键词:杂草稻干物质生产籽粒灌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