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06-Zda-001)

作品数:11 被引量:79H指数:7
相关作者:俞守义陈清任旭琦刘彬周文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伊蚊
  • 8篇白纹伊蚊
  • 5篇登革热
  • 3篇诱蚊诱卵器
  • 2篇伊蚊属
  • 2篇引诱
  • 2篇监测法
  • 2篇布雷图指数
  • 1篇地下停车
  • 1篇地下停车场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氧化碳
  • 1篇引诱剂
  • 1篇引诱作用
  • 1篇幼虫
  • 1篇统计学
  • 1篇微分
  • 1篇微分方程
  • 1篇蚊媒
  • 1篇蚊媒监测

机构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广州军区疾病...
  • 1篇广州市海珠区...
  • 1篇广州市白云区...

作者

  • 10篇陈清
  • 10篇俞守义
  • 5篇任旭琦
  • 5篇刘彬
  • 3篇向文龙
  • 2篇李美青
  • 2篇于德宪
  • 2篇周文
  • 2篇胡贵方
  • 2篇廖玉学
  • 2篇黄建华
  • 1篇姚月娴
  • 1篇宋灿磊
  • 1篇高璐璐
  • 1篇黄燕惠
  • 1篇程燎原
  • 1篇叶双岚
  • 1篇林立丰
  • 1篇罗雷
  • 1篇吴辉绪

传媒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层公共卫生医生对幼虫监测法与诱蚊诱卵器法评价的定性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者对幼虫监测法与诱蚊诱卵器法的评价,为改进蚊媒监测方法,制定有效的蚊媒监测方案提供建议。方法抽取广州市白云区若干卫生服务中心或镇医院蚊媒监测工作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ATLAS.ti 6定性分析软件进行编码分析。结果 14个基层单位蚊媒监测项目负责人接受了访谈。幼虫监测法被认为相对耗费人力,城市高楼入户困难、现场调查员态度可以影响数据的质量。等同看待每个幼虫阳性积水以及蚊媒主要孳生于户外的情况也被认为影响幼虫监测法的效力。但幼虫监测法可以了解社区蚊媒孳生情况和宣传登革热防控知识。诱蚊诱卵器被认为相对省时省力,但不适用于人口建筑密集的地区。诱蚊诱卵器的瓶孔和瓶身被认为太小,而且监测结果与具体的布放位置有关。诱蚊诱卵器法反映蚊媒密度的能力在基层存在争议。结论两种蚊媒监测方法在人力成本、可操作性和指标价值上有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有效、合理的蚊媒监测方案。
黄建华石挺丽周景忠陈远源冯细标陈清俞守义
关键词:幼虫伊蚊属
广东省佛山市某镇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佛山市某镇白纹伊蚊的季节消长情况,为当地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诱捕器进行4d为一周期的成蚊诱捕以及诱卵现场实验,并根据季节的诱捕结果估算白纹伊蚊的密度消长情况。结果 2008年秋季至2009年夏季,4次实验共捕获成蚊282只,包括白纹伊蚊161只;收集蚊卵5954个。实验结果显示四个季度之间蚊媒密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诱蚊诱卵指数(MOI)(χ2=52.172,P<0.000),诱蚊指数(MI)(χ2=47.664,P<0.000),诱卵指数(OI)(χ2=44.525,P<0.000),诱蚊密度指数(MDI)(F=17.448,P<0.000),蚊卵密度指数(EDI)(F=13.454,P<0.000)。结论当地白纹伊蚊夏秋两季的阳性指数与密度指数均比冬春两季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夏末秋初是蚊媒密度的高峰。本次实验结果与传统监测指标所反映的密度变化趋势一致。
刘彬俞守义陈清任旭琦向文龙罗灿胡贵方
关键词:白纹伊蚊
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n)在白纹伊蚊密度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利用伊蚊诱捕器监测法得出指标与气象资料建立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1,n)(multivariablegreymodel,MGM(1,n)),对伊蚊密度进行短期预测。方法以广州市某农村为研究现场,使用幼虫监测法和伊蚊诱捕器监测法监测伊蚊密度,并收集同期气象资料。利用2014年7~11月的诱蚊诱卵指数(mosquitoandoviposi-tionpositiveindex,MOI)和5项气象资料指标与布雷图指数(breteauindex,BI)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选择关联度较大的变量建立MGM(1,n)灰色预测模型,使用12月资料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各指标与BI的灰色关联序为MOI,相对湿度,最高平均气温,降雨量,平均气温和最低平均气温。采用BI与MOI建立MGM(1,2)模型,BI拟合值和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9.14,平均相对误差为34.73%。而对MOI的拟合值和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04,平均相对误差为21.44%。对12月伊蚊密度进行预测,BI预测值与实测值平均绝对误差为1.23,而MOI平均绝对误差1.43。结论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MGM(1,2)能对白纹伊蚊密度进行短期的预测。
黄建华石挺丽陈远源陈少威张宗昀尹嘉熙陈清俞守义
关键词:伊蚊属统计学流行病学方法
伊蚊诱捕器监测法在社区蚊媒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与传统蚊媒监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气候因素对伊蚊密度的影响。方法利用伊蚊诱捕器在广州市海珠区某社区对蚊媒密度进行为期11个月的常规监测。对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与传统指标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并对气候因素(温度、湿度)与伊蚊密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诱蚊指数、诱卵指数、诱蚊诱卵指数与传统指标(布雷图指数)之间具有相关性(r=0.758,P=0.007;r=0.667,P=0.025;r=0.758,P=0.007),并得回归方程Y=1.045+0.677a-0.590b(Y:布雷图指数,a:诱蚊指数,b:诱卵指数);对气候因素与伊蚊密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Y=-18.358+1.297a(Y:白纹伊蚊总数,a:温度);Y=-702.837+47.035a(Y:蚊卵总数,a:温度)。结论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与传统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伊蚊诱捕器监测法的可信性较强,同时,气候因素是影响伊蚊密度的重要因素。
李美青刘彬罗雷吴辉绪刘颖邓旭林程燎原胡贵方陈清俞守义
关键词:登革热蚊媒布雷图指数
酵母来源的CO_2在不同环境下的诱蚊效果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酵母来源的CO2在不同的环境下对蚊虫的引诱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实验组为酵母粉与蔗糖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添加于诱蚊诱卵器中,对照组为去氯自来水添加于诱蚊诱卵器中,分别布放于地下车库、办公室内与绿化地带。布放后每隔24h观察记录一次诱蚊数目及品种。结果在地下车库实验组总诱捕622只蚊虫,其中白纹伊蚊228只,致倦库蚊394只,无蚊卵,诱蚊诱卵指数为100;对照组共诱捕81只蚊虫,其中白纹伊蚊53只,致倦库蚊28只,蚊卵268个,诱蚊诱卵指数为73.3。在办公室内实验组共诱蚊23只,均为致倦库蚊;对照组共诱蚊6只,其中白纹伊蚊1只,余为致倦库蚊,蚊卵30个,诱蚊诱卵指数为3.3。在绿化地带实验组仅引诱一只致倦库蚊,对照组共诱蚊32只,1只致倦库蚊,余均为白纹伊蚊,诱卵1322个,诱蚊诱卵指数为60。3种环境下的CO2组诱蚊总数量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676,P=0.000)。结论酵母来源的CO2在3种不同环境下的诱蚊诱卵效果有显著差别,在地下车库等较封闭的空间具有较好的诱蚊效果,诱蚊数量显著高于去氯水组;但在空气流通良好的绿化地带却呈现与地下车库相反的结果,诱蚊效果显著低于去氯水组;办公室内两组诱蚊效果无差别。
任旭琦刘彬向文龙陈志勇宋灿磊俞守义陈清
关键词:酵母二氧化碳引诱剂
伊蚊诱捕器的设计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提高对白纹伊蚊成蚊的诱捕能力,利于登革热的流行监测。方法根据白纹伊蚊的生态特性,参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诱卵器、林立丰等设计的诱蚊诱卵器,设计研制具有较好诱蚊诱卵效果的伊蚊诱捕器,并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效果初步验证。结果室内实验伊蚊诱捕器组的诱蚊总数及诱卵总数均高于诱蚊诱卵器组(Z=-2.178,P=0.029;Z=-2.021,P=0.043);居民区实验结果显示,伊蚊诱捕器组的诱蚊效果指数(MEI)、诱卵效果指数(OEI)均高于对照组〔MEI伊蚊(Z=-7.529,P=0.000),OEI伊蚊(Z=-6.058,P=0.000)和MEI库蚊(Z=-2.484,P=0.013)〕,同时伊蚊诱捕器组的M EI伊蚊(rp=0.244,P=0.000)、OEI伊蚊(rp=0.256,P=0.000)与同步调查的居民区的布雷图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rp=0.256,P=0.000)。结论伊蚊诱捕器具有良好的诱捕伊蚊成蚊及蚊卵的效果,兼具较好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可作为登革热媒介监测的器具。
任旭琦刘彬向文龙黄穗平廖玉学陈清俞守义
关键词:白纹伊蚊登革热媒介监测
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应用效果的现场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评价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现场应用效果。方法在地下停车场布放诱蚊诱卵器,7d后收回,连续3次。结果每杯诱蚊数在0~8只之间,90.80%的诱蚊诱卵器进蚊数不超过3只;所有布放的诱蚊诱卵器均没有蚊虫产卵;诱捕的蚊虫以白纹伊蚊为主,占有率为80.17%,其中雌性伊蚊47.42%,雄性伊蚊52.58%;3次试验的平均诱蚊指数为63.22%,平均诱蚊密度指数为(1.98±1.24);布放地点的光照强度和距离下水道的远近对诱蚊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诱蚊诱卵器对白纹伊蚊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适合用于登革热的常规监测,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于德宪任旭琦周文廖玉学陈清俞守义
关键词: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地下停车场
布雷图指数与诱蚊诱卵指数关系以及白纹伊蚊携带病毒的研究
1 研究背景和目的白纹伊蚊可以传播多种蚊媒传染病,如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等等。对白纹伊蚊进行密度消长监测,建立白纹伊蚊种群预测模型和携带病原体检测,可以指导灭蚊工作、评价灭蚊效果、判断疾病暴发风险等,具有重要的...
陈燕霞
关键词:白纹伊蚊动力学模型常微分方程
文献传递
广州市城乡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密度、带病毒情况及抗药性监测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监测广州市城市、农村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密度、携带登革热病毒及抗敌敌畏情况,为防控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伊蚊诱捕器法监测广州市城市(白云区)、农村(从化市某村)不同季节白纹伊蚊密度;用RTPCR法检测自然种群携带登革热病毒情况;用幼虫浸渍法检测白纹伊蚊抗敌敌畏情况。结果城市、农村4个季节之间的阳性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白纹伊蚊的密度高峰均为夏季〔城市、农村,诱蚊诱卵指数(MOI)=40.54、38.14;诱蚊指数(MI)=35.14、37.63;诱卵指数(OI)=36.49、29.90〕,冬季最低,但城市、农村冬季MOI、MI均>0;从捕获的白纹伊蚊体内均未检出登革热病毒;城市白纹伊蚊抗敌敌畏指数,春秋季呈低抗性(指数>2),夏季呈敏感性(<2);农村春秋季高于夏季,但均呈敏感性(<2)。结论广州市城乡白纹伊蚊全年均可监测到,高峰为夏季,未检测到白纹伊蚊体内登革热病毒,敌敌畏对蚊幼虫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但应合理选择杀灭时间。
李美青刘永权黄燕惠陈惠芳姚月娴刘彬陈清俞守义
关键词:登革热白纹伊蚊抗药性
诱蚊诱卵器与诱引剂结合对白纹伊蚊的诱引作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了解多种诱引剂对诱蚊诱卵器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在实验室和现场分别进行,实验组诱蚊诱卵器中分别添加酵母发酵产生的CO2、大黍叶浸出液、轮胎浸出液、乳酸稀释液以及改变杯身的颜色,对照组加过夜自来水,布放5d,计算捕获的白纹伊蚊数量和产卵的数量。结果实验室和现场的结果显示,酵母发酵产生的CO2在室内实验中没有增强诱蚊诱卵器的诱蚊效果,而在现场实验中却产生较好的诱蚊作用,实验组的诱蚊指数和诱蚊密度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黍叶、轮胎浸出液和乳酸稀释液在试验中未显示出吸引白纹伊蚊雌蚊产卵的能力;在改变诱蚊诱卵器杯身颜色的试验中,杯身上2/3变为黑色并不能提高它的诱蚊和诱卵能力,反而增加成蚊逃逸的概率。结论酵母发酵生成的CO2在地下停车场环境中可以有效增强诱蚊诱卵器的诱蚊效果;大黍叶浸出液、轮胎浸出液、乳酸稀释液和将杯身上2/3变为黑色没有表现出增强诱蚊诱卵器捕获白纹伊蚊成蚊和蚊卵数量的作用。
于德宪周文任旭琦高璐璐林立丰陈清俞守义
关键词:诱蚊诱卵器白纹伊蚊引诱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