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ZS038)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俊领田海林殷定泉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扬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抗战时期的黄陵祭祀典礼被引量:9
- 2009年
- 抗战时期,黄陵祭祀典礼逐渐演化为"党国"的新政治文化传统,而且在其进程中出现了国共两党三度合祭黄陵的特殊景象。这一祭祀典礼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党国"构建"党治"与"礼治"融通的新权威主义政治模式上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党国"的祭祀典礼方略并不符合政治民主的时代潮流,黄陵祭祀典礼终未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动员力与政治整合力。
- 李俊领殷定泉
- 关键词:国家祭祀民族主义党治礼治
- 仪式政治:国民党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孙中山的祭祀典礼
- <正>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后,民国临时执政府虽曾拟为孙中山举行"国葬",但遭国民党拒绝,于是先在中央公园停灵公祭,然后移往香山碧云寺暂柩。临时执政府还一度将孙中山遗像奉祀于历代帝王庙,旋因自感荒唐而取消...
- 田海林李俊领
- 文献传递
- “忠义”符号:论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关岳祀典被引量:9
- 2012年
- 近代关羽和岳飞祀典在官方塑造国家"忠义"典范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晚清时期,清廷为激励将士在内外战争中为国尽忠,将关羽祀典的规格从"群祀"升为"中祀"。由于参加关羽祭礼的官员敷衍与懈怠,这一祀典的"神道设教"功能并未得以有效实现。民国初年,关羽和岳飞被塑造成军人"忠义"于国家的楷模,并同时进入国家祀典。不过,关岳祀典无助于解决北洋时期不同政治集团以武力操控中央政权的格局,反而激起了有识之士对"武治主义"的批判。南京国民政府废止了关岳祀典,但其又被日伪政权扭曲性地改造成粉饰自身正当性的文化工具。近代关羽和岳飞祀典的变迁,表明传统"忠义"符号在近代中国政治语境中具有复杂的面相。
- 田海林李俊领
- 关键词:关羽忠义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