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3SJD770005)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刘霆更多>>
相关机构:金陵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禁烟
  • 2篇鸦片
  • 2篇国民政府
  • 1篇选拔
  • 1篇选拔制度
  • 1篇异化
  • 1篇语境
  • 1篇战前
  • 1篇视域
  • 1篇清末
  • 1篇人才选拔
  • 1篇人才选拔制度
  • 1篇主义
  • 1篇外交
  • 1篇伍廷芳
  • 1篇民族
  • 1篇民族主义
  • 1篇近代民族主义
  • 1篇军政
  • 1篇军政府

机构

  • 5篇金陵科技学院

作者

  • 5篇刘霆

传媒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西南关余案”之探析被引量:2
2013年
1920年3月,西南军政府内讧,财政及外交部长伍廷芳携印信离粤赴沪,并将两笔关余以个人名义分存于港沪两地多家银行。外交团决定将续拨西南关余暂由税务司存留。此后,南北各方围绕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在外交及司法方面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博弈。经过激烈交锋,伍廷芳存入港沪银行的款项被陆续提取,并用于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而存留关余却归北京政府用作整理债务之基金。更重要的是,在失去了与北方分润关余的利益格局后,南方政府逐渐走上了截留关余,收回海关的斗争道路。
刘霆
关键词:伍廷芳军政府
近代民族主义与鸦片语境的生成被引量:1
2013年
在中国近代史上,"亡国灭种"成为鸦片语境的核心表述。此观念的演变过程,体现了鸦片语境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契合。而"亡国灭种"的想象一旦形成,禁烟运动便与民族国家的建构诉求结合在一起,成为近代中国特有的政治现象。
刘霆
关键词:民族主义禁烟
论抗战前国民政府的禁烟与外交
2014年
近代中国,烟毒泛滥,中国政府在国际场合备受责难和讥讽。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的禁烟政策渐趋严厉,但租界及治外法权仍是制约禁烟的重要因素。国民政府试图利用禁烟收回民族利权,此举措虽未获成功,但国家形象却大为好转,国际地位亦明显提高,并成功地使日本在国际舆论中处于被动地位。
刘霆
关键词:国民政府外交禁烟
论清末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与异化
2014年
与科举革废同步,晚清政府借新政之契机,进行了人才选拔制度的重构。但在清末复杂的政治生态中,吏治腐败和体制性根源使得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逐渐异化,变革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终相背离,清王朝覆亡的命运亦不可避免。
刘霆
关键词:清末人才选拔制度异化
禁烟视域下国民政府的财政考察(1927—1937)
2014年
抗战前,国民政府财政窘迫,贪恋鸦片利税,实行着"寓禁于征"的禁烟政策。但同时,其又高举民族主义旗帜,以禁烟为理由向地方延伸权力,实行着财政集权的努力。虽然在实践中对地方的鸦片利益予以部分认可或保留,但中央政府毕竟掌握了控制及分配税收的权力,这体现了抗战前国家政权方面的基本特点。
刘霆
关键词:国民政府禁烟鸦片财政集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