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685)
- 作品数:9 被引量:200H指数:8
- 相关作者:赵杰文陈全胜黄星奕吴瑞梅陈哲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高光谱技术分析茶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分布被引量:26
- 2011年
- 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分布是植物营养信息表达的一个重要指标。以茶树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光谱技术分析茶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其分布。通过采集茶树鲜叶的高光谱图像,利用7种不同的算法从高光谱数据中提取相应的特征参数,并根据特征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参考测量值分别拟合出相应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二次土壤调节植被指数算法提取的特征参数最佳,预测模型校正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43 3和0.832 3,最小均方根误差分别为9.918和8.601。最后根据预测模型估计叶片上任意像素下叶绿素的含量,并通过伪彩手段描述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分析茶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其分布是可行的。
- 赵杰文王开亮欧阳琴陈全胜
- 关键词:茶树叶片叶绿素
-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特征变量筛选快速检测绿茶滋味品质被引量:22
- 2011年
- 茶汤滋味是茶叶品质的核心,该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绿茶滋味品质。试验以滋味化学鉴定法作为绿茶滋味品质检测的标准方法,试验得到的滋味总得分值作为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参考测量值。在模型建立过程中,首先利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筛选特征子区间;然后,用遗传算法(GA)在特征子区间内优选特征变量。最优模型在优选出38个特征变量,主成分因子数为6时获得,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Rp)为0.890 8,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4.66。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siPLS-GA算法检测绿茶滋味品质是可行的,同时表明siPLS-GA算法相对于其他方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吴瑞梅赵杰文陈全胜黄星奕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遗传算法绿茶
- 基于HPLC和模式识别的绿茶分类被引量:13
- 2010年
- 为判别不同绿茶的类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茶叶中儿茶素和咖啡因等内部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根据其质量分数利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分类.试验以5种中国绿茶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高效液相法分析茶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咖啡因等6种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线性判别分析(LDA)、K最邻近(KNN)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等模式识别方法建立相关模型对5种绿茶进行判别分析,试验结果表明ANN判别模型效果最好,模型训练和预测时的判别率分别达到98%和92%.研究结果表明,利用HPLC分析茶叶中的儿茶素和咖啡因等质量分数,再结合ANN模式识别的方法可以对不同类别的绿茶进行定性判别.
- 赵杰文郭志明陈全胜
- 关键词:绿茶HPLC模式识别儿茶素咖啡因
- 特征变量筛选在近红外光谱测定绿茶汤中茶多酚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1年
- 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从绿茶汤近红外光谱中提取茶多酚光谱信息,建立茶多酚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光谱采集使用5 mm光程的石英比色皿,利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筛选特征光谱区间,然后在筛选的光谱区间内进一步利用遗传算法(GA)优选特征变量。结果表明,siPLS筛选的特征光谱区间避开了水的强吸收峰影响,利用GA在筛选的特征光谱区间内优选出166个特征变量建立PLS模型,模型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0.685%,相对标准差为5.26%,相对分析误差为3.22,所建模型能达到精度要求,可用于实际检测。
- 吴瑞梅岳鹏翔赵杰文黄星奕陈全胜
- 关键词:茶多酚近红外光谱遗传算法
-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碧螺春茶叶品质等级检测研究被引量:38
- 2012年
- 采用由12个金属氧化物传感器组成阵列的电子鼻,对3种等级碧螺春茶的茶水和茶底气味进行检测。筛选了9个对茶叶挥发香气敏感的传感器阵列,并分别提取了各个传感器所获取茶水和茶底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作为特征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利用K最邻近(KNN)和误差反向神经网络(BP-ANN)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识别。KNN结果显示,采用茶水和茶底特征融合信息对不同等级碧螺春茶的识别效果较茶水和茶底更佳,KNN模型对独立样本的判别率达到83.33%;设计拓扑结构为10-7-3的BP-ANN模型对信息融合的茶叶样本判别率则达到了100%。
- 陈哲赵杰文
- 关键词:碧螺春茶电子鼻BP神经网络
- 绿茶汤色品质感官评价的色差仪表征方法研究被引量:17
- 2014年
- 为弥补感官审评法评定绿茶汤色品质的不足,研究了绿茶汤色品质感官评价的色差仪表征方法。采用色差仪获取茶汤的色度值,分别利用逐步回归法和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汤色特征变量,建立汤色特征变量与其感官审评分值之间的相关模型。结果表明,利用PCA方法提取特征变量的效果好于利用逐步回归法。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特征变量,分别建立特征变量与感官评分之间的PLS和BP-ANN模型对绿茶汤色品质进行预测,其准确度可靠,但BP-ANN模型性能好于PLS模型。用BP-ANN模型对预测集样本进行测试时,预测集中各样本的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相关系数为0.816,预测均方根误差为2.505。可见,利用色差仪结合BP-ANN方法能有效表征绿茶汤色品质。
- 吴瑞梅赵杰文陈全胜黄星奕
- 关键词:绿茶感官评价特征提取
- 基于嗅觉可视化技术的猪肉新鲜度检测被引量:12
- 2013年
- 嗅觉可视化技术是使非可见物质成像(主要是气体成像)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技术,属人工嗅觉模拟技术的一个新分支.使用卟啉和pH指示剂作为嗅觉可视化传感器阵列的气敏材料,检测猪肉中的优势致腐菌和新鲜度.将3种优势致腐菌(梭状芽孢杆菌、热死环丝菌、假单胞菌)分别接种至3组猪肉样本中,在3种温度(-16℃,4℃和20℃)条件下分别贮藏不同的时间后,采用扫描仪获取可视化传感器阵列与每个样本反应前后的图像信息;将阵列反应前后的颜色差值作为样本特征值,对不同的猪肉样本经不同贮藏时间后产生的挥发性气味,可视化传感器阵列显示其特定的颜色图像与其对应.结果表明,嗅觉可视化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猪肉的优势致腐菌以及判断猪肉的新鲜度.
- 赵杰文黄晓玮邹小波黄林石吉勇
- 关键词:猪肉新鲜度
- 化学仪器与电子舌表征绿茶滋味感官品质的比较被引量:8
- 2013年
- 为弥补感官审评方法评定绿茶滋味品质存在的不足,研究采用化学仪器方法和电子舌方法评价绿茶的滋味感官品质.利用化学分析仪器测定茶汤的10种主要滋味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GA、EGC、C、EGCG、GCG、ECG和儿茶素总量)含量,同时利用电子舌获取茶汤的传感器响应值.分别建立10种滋味成分含量与滋味感官评分、传感器响应值与滋味感官评分之间的BP-ANN模型.结果表明:用2种方法评价绿茶的滋味感官品质,其准确度都可靠,但基于电子舌方法建立的BP-ANN模型性能更好;该模型对预测集样本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913,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评分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2,说明利用电子舌方法能更好地预测绿茶的滋味感官品质.
- 吴瑞梅赵杰文陈全胜黄星奕
- 关键词:绿茶化学分析仪器电子舌
-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绿茶滋味品质评价被引量:62
- 2011年
- 该文研究利用电子舌技术快速评价绿茶的滋味品质。试验以"碧螺春"绿茶为研究对象,以绿茶滋味化学鉴定法作为绿茶滋味品质的评价方法,获得的滋味总得分值作为电子舌评价模型的参考测量值。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首先对不同生产日期的碧螺春茶汤滋味总得分值和各传感器响应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然后对比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电子舌传感器响应值与滋味总得分值之间的相关模型。结果显示不同生产日期对绿茶滋味品质及各传感器响应信号都具有极显著影响;当采用4个主成分时,建立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最优。用独立样本检验模型精度,模型预测值与参考值的相关系数为0.906,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4.077。研究结果可为茶叶品质智能化评价提供参考。
- 吴瑞梅赵杰文陈全胜黄星奕
-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舌绿茶偏最小二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