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13JDZS02)
-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2
- 相关作者:梅宏林奕宏吉克高晓露胡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海德堡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国海上溢油应急管理立法新论被引量:4
- 2015年
- 2015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及新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国家海洋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预案》相继颁行,为中国完善海上溢油应急管理的法律规范提供了支持,也仍有不足。近年来在中国海域进行的溢油应急暴露出应急机构、应急预防、应急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问题,有鉴于此,中国海上溢油应急管理立法的指导思想亟待更新,应当完善海上溢油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区域联动制度、信息通报制度、溢油模拟评估机制,规制海上溢油应急处置。
- 梅宏林奕宏
- 关键词:海上溢油应急管理应急预警应急处置
- 国际石油运输“咽喉”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研究
- 2015年
- 石油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是世界最大的海运货类。随着各国谋求经济发展,石油海上运输呈比例逐渐增大、运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油轮在吨位和体积上向大型化趋势发展,对航道的水深以及疏散程度的要求提高。而海峡其本身空间相对不变,在数量多、体积大的油轮通过时,突发性溢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本文旨通过借鉴国际上成熟的海洋环境污染应急合作机制的构建模式以及现有的溢油相关国际公约,构建国际石油运输"咽喉"海峡的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确保海峡的畅通无阻,使世界石油贸易航线能够正常运行。
- 林奕宏
- 关键词:海峡溢油国际公约
- 海洋环境资源民事案件的审前程序研究
- 2017年
- 建立海洋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前程序既是法院优化配置审判资源、提高审前工作效率的现实需要,也是海洋环境资源案件要求程序法"绿化"的因应对策。立案登记制急需配套的程序疏导机制,法官员额制改革要求法院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建立完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建议修改我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时,结合海事案件的特点,明确海事诉讼的审前程序,对海事案件的管辖审查、诉答、送达、保全、证据交换、庭前会议、繁简分流、审前调解等内容予以规定,并特别规定海洋环境资源案件的诉讼主体资格审查机制、特邀调解机制,以利于发挥审前程序为庭审及裁判打好基础或终结诉讼的双重功效。
- 梅宏蔡先凤
- 关键词:海洋生态损害审前程序海事法院
- 论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兼评《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办法》被引量:2
- 2015年
- 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进行公益损害求偿,应得到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支持与监督。《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办法》解决了我国各级海洋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索赔程序不统一等突出问题。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表明,不仅"法律规定的机关"具有海洋生态损害国家损失索赔权,适格的社会组织亦可作为替补原告提出海洋生态损害索赔。建立海洋生态损害多元化救济机制,可更好地维护海洋生态利益。
- 梅宏曹彩容
- 关键词: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权
- 刍议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执法监管机制被引量:1
- 2013年
- 我国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溢油执法监管能力、监管内容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着监管机制不畅,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且监管机制的立法、执法与司法保障亟待加强。有鉴于此,应当健全和实施从油田的建设审批、生产开发到溢油事故等全过程的严格监督管理和控制制度,全面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定期巡航执法检查工作,建立对石油勘探开发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加强海上溢油应急预案及工程监督管理,并突出对事故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制,加大处罚力度。
- 崔晓军曹彩容
- 关键词:海洋环境保护法
- 德国《联邦土壤保护法》中义务承担制度和资金承担制度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德国《联邦土壤保护法》中的义务承担制度与资金承担制度是不可分割的重要制度,二者内容相互交织、彼此支持,合作构成德国的土壤保护法律机制,并成为该法在德国施行取得显著效果的重要原因。我国在土壤保护立法中借鉴这两项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按照土壤类型和污染程度将一般规定与特殊规定分开立法;将修复义务作为义务承担制度的核心;明确义务主体,但不可借鉴德国公权力主体不承担预防、修复义务的做法;建立资金补偿制度,避免土壤修复的进程因资金短缺而中断,但对价值平衡原则应选择性地应用;完善法律实践的外部环境,提高民众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参与度。
- 梅宏马心如
- 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
-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新问题及其解释论被引量:22
- 2017年
- 无论是对海洋环境要素的污染或破坏,还是因污染或破坏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功能退化,都可归结为广义的海洋环境领域的"公益损害",即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海洋生态利益是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利益基础,但是,在现行法尚未对海洋生态利益作出规定的情况下,需要确定由国家依据其法定责任率先提出赔偿要求,主张以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环境)为优先考虑的责任形式,以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为替补责任形式。同时,由环保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与之配合,形成社会驱动、政府保障的法律救济机制,全面维护海洋生态利益。
- 梅宏
-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
- 探索符合改革逻辑的国家所有法律规范系统——以自然资源国有化争议为切入点
- 2016年
- 作为一项经宪法确认的政治表达,国家所有已经超出权利话语的描述体系,而上升为一项对自然资源和主要生产资料的归属、行使加以安排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权利的"授予——界定——实施——限制——保障"为逻辑构建的国家所有法律规范系统,是对宪法和法律中的国家所有进行的符合经济体制改革趋势的解释方案。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实施需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设与政府投资公私合作中不断完善自然资源的市场进入机制,并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预防环境风险。
- 梅宏胡勇
-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
- 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我国环境法学研究的进步与自省被引量:2
- 2017年
- 新《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我国环境法学研究进展显著。学者紧扣当代环境法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著书立说,重视对新《环境保护法》的立法后评估,深入、细致地研讨环境治理、环境司法等论题,聚焦环境权、环境义务等基础理论问题,展开持久而深刻的学术争鸣,并且注重对学科方法论的自省,体现了环境法学研究共同体的理论自觉与学术贡献。法学界倾听社会发展的足音,以理论研究成果助力环境法治建设,使得新《环境保护法》成为全社会环境法治交响曲的开场鼓。
- 梅宏
-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司法
- 论马六甲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的构建被引量:2
- 2014年
- 面对马六甲海峡日益增大的海上溢油风险,应通过建立定期会议制度、领导机构运行管理制度、资金保障制度、技术互助制度以及争端解决和责任追究制度,构建马六甲海峡溢油应急反应合作机制。这不仅可以弥补马六甲海峡合作机制在溢油事故应急处理方面的缺失,且将从合作方式、合作范围、合作义务的性质以及国际海事组织在合作中的作用等方面为完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3条提供示例。
- 梅宏高晓露吉克
-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