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64015)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张定军吴有智倪蔚德张文林张材荣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发光
  • 2篇电致发光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堵水
  • 1篇堵水剂
  • 1篇对联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水性
  • 1篇镍配合物
  • 1篇配合物
  • 1篇吸水
  • 1篇吸水性
  • 1篇小球
  • 1篇缓冲层
  • 1篇光效
  • 1篇光效率
  • 1篇光学
  • 1篇发光效率
  • 1篇发光性
  • 1篇发光性能

机构

  • 4篇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吴有智
  • 4篇张定军
  • 2篇张材荣
  • 2篇张文林
  • 2篇倪蔚德
  • 1篇张晓婷
  • 1篇瞿朝云
  • 1篇何玲

传媒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发光层厚度对联苯乙烯衍生物蓝色有机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制备了联苯乙烯衍生物(4,4'-bis(2,2'-diphenylvinyl)-l,l'-biphenyl,DPVBi)为发光层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性能随发光层厚度变化而变.在DPVBi厚度为10—50 nm范围内,同样电流密度下器件亮度及效率随DPVBi厚度增加先增后减,40 nm时最佳,最高亮度达到15840 cd/m^2,最高外量子效率达到3.2%,器件色坐标(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CIE)co-ordinates)为(0.15,0.15).DPVBi厚度超过40 nm时器件发光光谱出现红移而致色度变差,其原因可归于微腔效应所致.同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表明DPVBi中激子扩散长度位于20—30 nm范围.
吴有智张文林倪蔚德张材荣张定军
关键词:发光学有机电致发光发光效率
MoO3为缓冲层的高效非掺杂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被引量:4
2011年
以典型蓝色发光材料-联苯乙烯衍生物(4,4'-bis(2,2'-diphenylvinyl)-1,1'-biphenyl,DPVBi)为发光层,采用MoO3为阳极缓冲层制备了结构简单的非掺杂型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MoO3缓冲层厚度为0.5 nm对器件效率约为无缓冲层器件效率的18倍,为通常酞菁铜(Copper phthalocya-nine,CuPc)缓冲层器件效率的1.2倍。器件启亮电压为3.3 V,最高外量子效率为3.1%,最高亮度达到16 000 cd/m2,器件CIE色坐标(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 co-ordinates)为(0.15,0.15)。器件性能的提升归因于MoO3缓冲层的插入在阳极/有机层间形成了良好的欧姆接触。
倪蔚德吴有智张文林张材荣张定军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MOO3
AM-AA共聚物/SA复合材料小球堵水剂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丙烯酰胺(AM)、中和度为70%的丙烯酸(AA)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AM-AA共聚物/SA复合材料的基础上,添加淀粉和交联剂硝酸铝,采用造粒工艺制备了一种新型堵水剂AM-AA共聚物/SA复合材料小球(粒径约为3 mm),考察了SA用量、硝酸铝用量、淀粉用量和AA与AM单体的配比对堵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堵水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1.4 mol/L AM、60 m L水、KPS用量1.0%(w)(基于单体AM和AA的质量)、SA用量6.0%(w)(基于AA,AM,SA的总质量)、硝酸铝用量0.6%(w)(基于复合材料的质量)、淀粉用量15.0%(w)(基于复合材料的质量)、n(AA)∶n(AM)=1.3、75℃、3 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堵水剂吸水倍率最大,可达26.8 g/g,且凝胶强度好。
瞿朝云张定军郜杰昌吴有智冯照喧
关键词:堵水剂吸水性
新型聚席夫碱及镍配合物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分别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对苯二甲醛和水合肼为原料,采用聚合物缩合法合成两种新型的芳香族席夫碱聚合物,以两种席夫碱聚合物作为配体与二价镍进行络合反应制备出相应配合物,并采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配体和配合物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利用荧光光谱对两种聚席夫碱-镍配合物的光学性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最大激发波长激发时,两种聚席夫碱-镍配合物分别发射出491 nm和495 nm的谱线,是一种潜在的发光材料。
冯照喧吴有智张定军何玲郜杰昌张晓婷
关键词:镍配合物发光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