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8040815)

作品数:7 被引量:546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吉均赵志军潘保田宋春晖张建明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第四纪冰川
  • 2篇粘土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环境变化
  • 2篇红粘土
  • 2篇冰川
  • 1篇地层学
  • 1篇地磁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学
  • 1篇第四纪
  • 1篇新近系
  • 1篇新生代
  • 1篇碳酸钙
  • 1篇最高级
  • 1篇晚新生代
  • 1篇隆升
  • 1篇阶地
  • 1篇环流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李吉均
  • 4篇赵志军
  • 2篇张建明
  • 2篇周尚哲
  • 2篇宋春晖
  • 2篇潘保田
  • 1篇王修喜
  • 1篇高红山
  • 1篇宋友桂
  • 1篇管清玉
  • 1篇方小敏
  • 1篇张军
  • 1篇张勇
  • 1篇苏怀
  • 1篇李炳元
  • 1篇王均平
  • 1篇王勇
  • 1篇张勇
  • 1篇张军

传媒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Scienc...
  • 1篇湖南理工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北方晚新生代红粘土研究之若干问题被引量:4
2006年
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晚第三纪以来沉积的红粘土的成因,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对其粒度、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替代性指标的研究,认为该套沉积物为风尘沉积.通过大量野外考察、理论与室内分析测定,认为粒度、地球化学等指标存有多解性,而古生物证据与所谓风成的干旱化环境不相一致,上述指标并不足以成为红粘土风成的确凿证据.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替代性指标的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对红粘土成因的确认不能仅局限于青藏高原的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变化才有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参17.
张勇李吉均赵志军宋春晖张军王修喜张建明
关键词:晚新生代红粘土
Geomorphologic 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Shaluli Mountain region during the Quaternary被引量:27
2005年
Geologic and geomorphologic evidence from the Shaluli Mountain indicates that the planation surface that formed in the Late Tertiary disintegrated during the Late Pliocene-Early Quaternary. At the same time, rift ba- sins appeared on some parts of the planation surface, and began to accumulate fluvial-lacustrine sediment. These are interpreted as being the response of this region to Phase-A of the Qingzang Tectonic Movement. After this, the Shaluli Mountain continued to rise in several pulses. Faulting and incision by some large tributaries of the Jinsha and Yalong Rivers resulted in several rift river valleys and the earliest terraces. Generally, the planation surface in this region had been uplifted to about 3500—3700 m a.s.l. no later than 550—600 ka BP, after the Kunlun-Huanghe Tectonic Move- ment, and coupled with global glacial climate, and resulted in the earliest glaciation recognized so far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s. At the same time, loess was deposited in the Ganzi area of the northern Shaluli Mountain.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the Shaluli Mountain approached its present altitude and developed several large ice caps, such as the Daocheng Ice Cap and Xinlong Ice Cap, as well as several huge valley glaciers. These paleoglaciers produced som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glacial topography on the Tibetan Pla- teau.
ZHOU Shangzhe1,2, XU Liubing1, CUI Jianxin1, ZHANG Xiaowei1 & ZHAO Jingdong1 1. National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and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Lan- 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关键词:地形学环境变化
中国北方新近系红土碳酸钙研究及其意义
2007年
天水、秦安新近系红土、湖相沉积物的碳酸钙含量均随岩性变化而变化,红色层的CaCO3平均含量维持在6%~7%之间,钙质层的CaCO3平均含量多在20%~40%之间,高值可达60%以上。对比分析表明,黄土的碳酸钙含量高值仅在20%左右,两者相差悬殊。因此,红土与黄土应是不同气候环境下的产物。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周围地区红土的部分沉积学证据对中国北方新近系红土的风成成因提出质疑并明确今后可能的解决途径。
张勇李吉均赵志军宋春晖张军张建明
关键词:新近系红土碳酸钙
河南扣马黄河最高级阶地古地磁年代及其对黄河贯通时代的指示被引量:46
2005年
小浪底以东的黄河峡谷的出口地区发育有多级阶地,其中以河南堰师市扣马附近黄河南岸的阶地最为典型.在那里黄河发育了三级阶地,其中最高级阶地砾石层高出河面30—35m,其上堆积60m厚的风成黄土,黄土地层中夹多条棕红色古土壤,最底部发育了S14.系统的磁性地层学和黄土、古土壤系列对比研究表明,最高级阶地上黄土的年代为1165ka.由此推断,该级黄河阶地至少形成于此前,现代黄河东流入海的格局至少在1.165Ma前就出现了.
潘保田王均平高红山管清玉王勇苏怀李炳元李吉均
关键词:黄河磁性地层学冲积物
第四纪冰川研究新进展
<正> 一、我们走进了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技术测年时代第四纪冰川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漫长的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彭克和布留克涅尔甚至阿伽西的时代。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全世界各地的第四纪冰川研究与经典的阿尔卑斯相对比...
周尚哲李吉均
文献传递
第四纪冰川测年研究新进展被引量:35
2003年
第四纪冰川研究经历了与经典的阿尔卑斯冰期模式对比,与深海氧同曲线位素对比和技术测年3个阶段.由于近年测年技术的应用,国际上晚第四纪冰川作用研究有喜人的进展,2003年召开的第16届INQUA再度出现第四纪冰川热.我国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研究近年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确定高原各山脉发生最早冰川作用的时间是不同的:天山和祁连山在450~470kaBP的氧同位素12阶段,横断山的沙鲁里山和玉龙山在560kaBP左右的16阶段,东西昆仑山在约700kaBP左右,念青唐古拉山在680kaBP.表明在青藏高原昆 黄运动后的全球历次冰期中,高原各部相继发育冰川,成为了冰期中地球中低纬度山地冰川的王国.
周尚哲李吉均
关键词:第四纪冰川测年青藏高原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35
2001年
青藏高原主夷平面形成的上限年龄为 3.6MaB .P .,临夏盆地新生代湖相沉积同时结束 ,青藏运动开始 ,分为A( 3.6MaB .P .) ,B( 2 .6MaB .P .)和C( 1 .7MaB .P .) 3幕 ,A幕现代亚洲季风形成 ,B幕黄土开始堆积 ,C幕黄河出现 ;昆黄运动 ( 1 .2~ 0 .6MaB .P .)使黄河干流切入青藏高原 ,大面积山地进入冰冻圈 ,可能导致中更新世之气候转型 ;共和运动造成黄河切穿龙羊峡 ,青海湖孤立 ,高原达到现代高度。中国三大自然区是高原隆升驱动大气环流改变而导致的中国最高层次的景观分异。本文讨论了 8MaB .P .的有限高度隆升及亚洲干旱化的问题 ,亚洲夏季风 2 2MaB .P .已经开始 ,是高原隆升及其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亚洲古季风阶段。 3.6MaB .P .才是现代亚洲季风真正开始的时期 。
李吉均方小敏潘保田赵志军宋友桂
关键词: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环境变化大气环流黄土堆积
德日进“亚洲干极”理论的现实意义被引量:21
2003年
“亚洲干极”是德日进总结中国北方中生代以来不断干旱化得出的观点。构造运动驱动气候变干是其主导思想。德日进关于中国新生代古地理演化的基本框架至今仍然适用 ,当代研究补充和深化了“亚洲干极”的理论 ,老第三纪行星风系的干热气候逐渐在新第三纪被季风气候取代 ,代表干旱气候的粉尘沉积逐步扩大空间范围 ,湖相沉积则逐渐收缩。2 2MaB .P .,8.5MaB .P .,3.6MaB .P .和 1 .2MaB .P .是“亚洲干极”
李吉均赵志军
关键词:黄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