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324)

作品数:40 被引量:264H指数:10
相关作者:江洪陈晓峰舒海燕孙文文马锦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毛竹
  • 10篇毛竹林
  • 7篇生态系统
  • 6篇亚热带
  • 6篇土壤
  • 6篇涡度
  • 6篇涡度相关
  • 5篇叶绿
  • 5篇叶绿素
  • 5篇净辐射
  • 5篇雷竹
  • 4篇森林生态
  • 4篇森林生态学
  • 4篇生长季
  • 4篇水汽
  • 4篇雷竹林
  • 3篇叶绿素荧光
  • 3篇通量
  • 3篇土壤热通量
  • 3篇能量通量

机构

  • 36篇南京大学
  • 35篇浙江农林大学
  • 12篇西南大学
  • 2篇滁州学院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辽宁省环境监...
  • 1篇重庆市林业科...
  • 1篇上海多利农业...

作者

  • 39篇江洪
  • 10篇舒海燕
  • 10篇陈晓峰
  • 9篇孙文文
  • 8篇马锦丽
  • 7篇孙成
  • 7篇刘玉莉
  • 6篇陈云飞
  • 6篇方成圆
  • 5篇周国模
  • 4篇张秀英
  • 4篇陈健
  • 4篇徐建辉
  • 3篇张林静
  • 3篇杨爽
  • 3篇金佳鑫
  • 3篇王颖
  • 3篇张敏霞
  • 3篇龚莎莎
  • 2篇黄真娟

传媒

  • 6篇浙江农林大学...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生态科学
  • 2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物种分布模型评价土壤因子对我国毛竹潜在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4
2013年
基于单类别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物种分布模型,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情景模式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的全球土壤数据,模拟1981-2099年我国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的潜在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比较考虑土壤因子前后模拟结果的差异,旨在探究土壤因子对毛竹潜在空间分布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仅以气候因子为模拟变量和同时考虑气候与土壤因子为模拟变量的毛竹潜在空间分布模拟均具有较高精度,毛竹潜在分布区表现为面积增加并向北扩张。模拟因子重要性分析表明表征温暖程度的气候因子在毛竹潜在分布模拟中起主导作用,而表征土壤质地和酸碱性的土壤因子以限制性作用为主。同时考虑气候与土壤因子的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模拟效率,且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模式下毛竹潜在分布区面积增幅与向北迁移幅度均小于仅使用气候因子的模拟,表明土壤要素对毛竹潜在分布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该结果对现在的毛竹潜在分布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金佳鑫江洪彭威张林静卢学鹤徐建辉张秀英王颖
关键词:气候变化毛竹土壤
施用竹炭对卷心菜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研究人工施用竹炭对卷心菜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进而明确竹炭的施用量,以实现科学指导施肥,提高有机种植产量的目标。试验以上海崇明多利农庄的有机种植卷心菜为试材,设置了3个竹炭有机处理试验:无碳(CK)、中碳(MC)和高碳(HC)。于2014年7月(莲座期)测定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和荧光特性,研究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与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条件下卷心菜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由大到小依次为:MC、CK、HC;(2)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对光强的响应由大到小依次为:MC、CK、HC;(3)卷心菜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为MC时最高,但对应的胞间CO2浓度Ci、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最低;(4)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0由大到小依次为:MC、CK、HC。表明施用竹炭对莲座期卷心菜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且MC处理时最有利于增加卷心菜相对叶绿素含量及其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进而促进产物积累。
张敏霞江洪舒海燕马锦丽龚莎莎
关键词:竹炭卷心菜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
天目山地区大气酸沉降的动态特征
2015年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气环境的污染情况也更加严重。针对中国的大气酸沉降日益加剧的现状,本研究着眼于工业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在2012年8月-2013年9月期间采集天目山地区降水样品,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以探究大气酸沉降的现状和特征,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天目山地区的降水属于典型的酸性降水,其酸碱度年平均值为p H 4.81,其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高冬低;水中的硫酸根/硝酸根(SO42-/NO3-)离子质量浓度的比值范围为4.13~8.89,说明该地区的酸沉降中,硫酸根(SO42-)对酸雨的酸度贡献较大。天目山大气湿沉降的电导率CE值以及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硫酸根(SO42-)的质量浓度随时间而呈规律性变化,大体表现为:秋季或冬季最高,而夏季最低。研究期间,天目山地区的大气湿沉降的无机氮总量为5.25 kg·hm-2,降水的无机氮月平均质量浓度为1.109 mg·L-1。降水样品的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质量浓度,硝态氮(NO3--N)和硫酸根(SO42-)质量浓度变化均呈线性相关关系,分别是y=1.392 0x-0.315 5,R2=0.768 0和y=0.180 3x+0.013 8,R2=0.886 6;地面搜集降水样品的硝酸根(NO3-)质量浓度和臭氧监测仪器(OMI)卫星对流层二氧化氮(NO2)的垂直柱浓度也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并且这种相关性呈季节性变化,表现为秋冬季正相关性,而在春夏季则为负相关性。
郑世伟江洪唐敏忠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环境化学大气酸沉降
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5年
稳定同位素技术是进一步揭示生态系统碳/水交换对环境条件变化响应的重要手段。学者将此技术用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较多,关于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几乎没有。利用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观测系统和常规气象观测系统对浙江省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进行观测。以2013年8月1日到2013年10月1日观测的数据为依据,对天目山森林生态系统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δv)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大气降水、环境温度、土壤5 cm温度与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相关性显著(P<0.05)。土壤5 cm湿度、环境湿度、平均风速、净辐射与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相关性不显著。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中对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组成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有一定差别。
牛晓栋江洪王帆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因素
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点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将试验样地按照自上而下分为A、B、C、D四个梯度的采样点。研究了浙江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013年3月—11月期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分析了不同梯度的土壤温湿度与气体排放通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CO_2和CH_4两种温室气体排放/吸收季节变化特征较一致,即夏季>春季>秋季;N_2O排放通量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其中,CO_2和N_2O表现为土壤的排放源,CH_4为大气的吸收汇。(2)空间上,CO_2通量大小表现为:D采样点>A采样点>C采样点>B采样点;土壤对CH_4吸收速率表现为A采样点>C采样点>B采样点>D采样点;土壤N_2O通量大小依次为:A采样点>C采样点>B采样点>D采样点。(3)温度是影响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CO_2通量重要因子;CH_4的吸收通量随温度的升高和湿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海拔较低的地区,温度是N_2O通量的重要影响因子,海拔较高地区,湿度是N_2O通量的重要限制因子。
孙文文江洪陈晓峰舒海燕朱靖张晓山
关键词:排放通量
亚热带毛竹林生态系统能量通量及平衡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常规气象观测仪器,对亚热带(浙江省)毛竹林生态系统2011年的净辐射、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以及气温、地温、降雨量等气象要素进行了连续观测,定量分析了毛竹林生态系统能量通量的变化和各能量分量的分配特征,并计算了能量闭合度以及波文比。结果表明:毛竹林全年净辐射为2628.00 MJ/m2,显热通量为576.80 MJ/m2,潜热通量为1666.77 MJ/m2,土壤热通量为-7.52 MJ/m2,土壤为热源,各能量分量季节变化明显,日变化基本呈单峰型曲线变化。显热通量占净辐射的22.0%,潜热通量占63.4%,毛竹林生态系统潜热通量为能量散失的主要形式。波文比逐月变化规律不明显,波动较大,在0.07—1.77之间变化,能量平衡比率法得出毛竹林年能量闭合度为0.85,月平均闭合度为0.84,能量闭合度高于线性回归法计算结果,但仍有15%的能量不闭合。
孙成江洪陈健刘玉莉牛晓栋陈晓峰方成圆
关键词:毛竹林能量通量波文比
亚热带毛竹林土壤热通量变异特征被引量:7
2013年
选取2010年12月1日—2011年11月30日的土壤热通量实测数据,通过研究,分析了亚热带(浙江省)毛竹林土壤热通量与三层土壤温度、三层土壤含水量以及净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热通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而日变化均为"S"形,有一个峰值和一个谷值,月均值差异较明显。年尺度上土壤是热源,土壤热通量为-7.52 MJ m-2,占全年净辐射的-0.289%,正向最大值出现在7月(18.71 MJ m-2),负向最大值出现在1月(-19.33 MJ m-2)。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土壤深度进行回归关系分析,在月尺度上,土壤热通量与土壤5 cm温度的相关性最好,达极显著水平;在日尺度上,土壤热通量与土壤5 cm含水量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但相关系数不高;在月尺度上月均值土壤热通量与净辐射极显著相关,在0.5 h尺度上相关性也为极显著水平,且时间上无延滞现象。
孙成江洪陈健王彬刘玉莉陈雅奇
关键词:毛竹土壤热通量土壤温度净辐射能量平衡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业产业经济与碳排放综合分析--以无锡装备制造业为例被引量:8
2014年
工业作为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产业,同时也承担了节能减排的重大压力。了解工业中各产业的能源需求、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工业部门共同完成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问题。以无锡装备制造业为例,以Vensim为平台,建立经济与碳排放综合模型,进行2005-2025年工业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仿真模拟。模型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能源需求量在模拟时间范围内仍保持增长趋势,至2025年达到4.72×10^6tce,年平均增长率为10.31%:相应地,碳排放量在2025年达到17.83×10^6t(以CO2计算);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在2005~2025年持续下降,2015年后逐渐趋于平缓,在2025年分别下降至0.09×10^4t/CNY和0.36×10^4t/CNY;装备制造业在模拟时间范围内GDP将保持稳步增长,2025年达到5014×10^8CNY,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4.27%。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适当缩减能源实物投入量、提高科研投入、降低高碳能源比重是装备制造业节能减排的最优途径,同时可实现经济增长与缩减碳排放量的双重目的。
胡玥昕江洪王颖刘玉莉张金梦牛晓栋唐敏忠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VENSIM
覆盖经营雷竹林的土壤热通量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3年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运用土壤热通量板和常规气象观测仪器对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覆盖经营的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土壤热通量和气象因子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月尺度上5 cm土壤热通量日变化均成"S"形,但月均值差异明显(P〈0.05)。年尺度土壤是热源,净年热通量为-20.01 MJ.m-2,土壤月均值热通量占月净辐射的-6.2%~3.5%,年总值为净辐射的-0.67%。分析地温、净辐射因素与土壤热通量的关系,土壤热通量与5 cm,50 cm和100 cm土壤温度月均值回归研究表明:与5 cm相关性最显著,说明土壤温度变化是以热通量变化为基础的。土壤热通量月均值与净辐射显著相关(P〈0.05)。覆盖的雷竹林12-3月土壤为热源,土壤热通量负向数值减小,说明覆盖物减少了土壤能量辐射。
陈云飞江洪周国模杨爽陈健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雷竹覆盖增温土壤热通量净辐射
沈阳市降水化学成分及来源分析被引量:21
2013年
沈阳市2007年降水样品化学组分研究表明,该区降水pH值在4.89~8.02之间,雨量加权平均值为6.89,与杭州等南方地区相比,沈阳降水中离子浓度比较高,但降水的酸化程度和酸化频率却不高,表明沈阳市整体上降水没有呈现酸化,主要是碱性离子的中和作用.SO24-和Cl-是主要的阴离子,雨量加权平均值为330.00μeq·L-1和85.05μeq·L-1,分别占阴离子总量的60.32%和15.55%;Ca2+和NH4+是主要的阳离子,雨量加权平均值为291.17μeq·L-1和175.13μeq·L-1,分别占阳离子总量的49.51%和29.78%.季节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离子浓度变化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状态.NF计算结果表明NH4+和Ca2+具有较强的中和能力,而Mg2+和K+的中和能力比较小,相较于NH4+和Ca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利用富集系数法计算表明,SO24-和NO3-主要来源于人为输入,Cl-主要为海洋输入,NH4+和K+主要来源于土壤和人为活动的输入.
张林静张秀英江洪张清新
关键词:降水化学组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