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90125)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冬梅万道侠袁岩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区域经济
  • 2篇实证
  • 2篇区域经济增长
  • 2篇面板数据
  • 2篇经济差异
  • 2篇经济增长
  • 1篇动态面板
  • 1篇动态面板数据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内生增长
  • 1篇内生增长模型
  • 1篇区位
  • 1篇区位熵
  • 1篇区域经济差异
  • 1篇污染
  • 1篇面板数据模型
  • 1篇环境污染
  • 1篇基尼系数
  • 1篇VAR模型

机构

  • 4篇山东财经大学
  • 2篇山东经济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6篇杨冬梅
  • 2篇万道侠
  • 1篇袁岩

传媒

  • 2篇山东社会科学
  • 2篇经济与管理评...
  • 1篇理论学刊
  • 1篇广西财经学院...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蓝黄两区国际技术扩散效应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技术扩散已成为影响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是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蓝黄两区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及进口贸易等技术扩散路径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增长关系及影响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溢出的国外研发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蓝两区间存在差异。
杨冬梅袁岩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面板数据模型
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与山东区域差异被引量:8
2012年
在运用就业人数、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总额分别测算HHI指数、产业区位熵指数反映制造业集聚水平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0年山东17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高附加值制造业在地区间的集聚程度逐年上升,而且在地区间存在两极分化趋势;制造业就业人数集聚指数及固定资产总额集聚指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增加值集聚指数与区域经济增长正相关。制造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带来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加剧了山东区域差异。
杨冬梅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增长
制度影响、要素贡献与我国地区经济差异
2010年
本文依据我国的制度改革特点,在增长回归框架下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引入增长模型,应用Arellano和Bond等人倡导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检验资本、制度、技术进步、贸易和金融等要素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SYS-GMM估计结果显示产权制度、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对外贸易(包括对外投资)对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作用更具效力,其中,产权制度是影响地区经济差异的关键因素。
杨冬梅
关键词:产权制度动态面板数据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及预测被引量:7
2014年
区域经济差异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我国197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极差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经济区位熵等方法揭示了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及其变动特征,并通过R/S分形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未来趋势做出预测,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1978—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在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2)2006—2012年我国东中西部区际差异存在下降的趋势,中西部差异明显缩小;(3)R/S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2年我国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将持续减小。
万道侠杨冬梅
关键词:区域经济基尼系数区位熵
区域经济差异趋势研究:收敛抑或发散——基于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利用1978-2007年的统计资料,对30年来山东省17地市的经济差异进行动态对比。选择标准差测度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选择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度量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根据时间序列多变量指标对山东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进行多维非线性分形R/S分析。研究表明,山东区域发展差异演变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没有收敛(趋同)而表现为较强的发散性(趋异),而且这种发散性在短期内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杨冬梅
产业结构、城市化与环境污染——基于山东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3
2014年
基于山东省1990-2010年数据构建了山东省环境污染综合指数,通过建立VAR模型对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山东省的环境污染总体上呈不断下降趋势;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贡献有一定的滞后性;短期内城市化对环境污染呈现负效应,但长期内呈现正的反馈作用,其中城市化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够改善环境污染状况,但作用不明显;健康发展的城市化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杨冬梅万道侠杨晨格
关键词: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城市化VAR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