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2011HH0040)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曾李乐袁月祥廖银章李旭东闫志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西安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沼气
  • 2篇猪粪
  • 2篇混合发酵
  • 2篇焦磷酸
  • 2篇焦磷酸测序
  • 2篇发酵
  • 2篇测序
  • 1篇玉米秆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 1篇细菌
  • 1篇秸秆
  • 1篇古菌

机构

  • 2篇西安工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刘晓风
  • 2篇闫志英
  • 2篇李旭东
  • 2篇廖银章
  • 2篇袁月祥
  • 2篇曾李乐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太阳能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玉米秆与猪粪混合发酵产沼气及其古菌解析
2014年
为了解混合发酵系统不同发酵时间的古菌组成,采用批式全混发酵工艺进行预处理后的玉米秆和猪粪混合中温发酵产沼气研究,在不同发酵时间取样,利用454焦磷酸测序法测定各样品中古菌的组成.结果表明,该混合发酵启动迅速,第4天(d 4)达到产气高峰,料容产气率为1.46 L L-1 d-1,46 d原料产沼气率、产甲烷率分别为356.55 mL/g(VS)和208.0 mL/g(VS).454焦磷酸测序及分析表明,混合发酵系统中古菌都归属于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97.83%-100%)和泉古菌门(Crenarchae ota,0-2.17%);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甲烷杆菌纲(Methanobacteria)古菌含量由69.84%迅速下降到0.14%,杂色泉古菌(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ic Group,MCG)和热原体纲(Thermoplasmata)古菌含量则分别由0%、1.05%逐渐上升到2.17%、20.68%,甲烷微菌纲(Methanomicrobia)古菌则从29.84%迅速上升到96.14%后保持高位.研究说明玉米秆和猪粪混合发酵可迅速启动,系统古菌多样性随发酵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
袁月祥曾李乐闫志英刘晓风廖银章李旭东孙太荣
关键词:混合发酵沼气古菌
玉米秸秆与猪粪混合发酵产沼气及其细菌解析被引量:2
2015年
以总固体1:1的玉米秸秆和猪粪为混合原料,采用10L厌氧反应器进行批式全混中温沼气发酵,并利用454焦磷酸测序法测定混合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变化。结果表明:预处理玉米秸秆和猪粪混合沼气发酵启动迅速,在笫4天达到产气高峰,容积产气率为1.17L/(L·d),46d原料沼气产率为356.55mL/gVS。该混合发酵系统中共有23~27门细菌,其中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发酵期内的Shannon指数在4.88~5.53之间,说明发酵期内细菌多样性比较稳定。
袁月祥廖银章刘晓风闫志英曾李乐李旭东
关键词:玉米秸秆猪粪混合发酵沼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