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项目(2007546)
- 作品数:3 被引量:65H指数:3
- 相关作者:任露泉孙少明张永智徐成宇钱志辉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长耳鸮皮肤和覆羽耦合吸声降噪特性研究被引量:23
- 2008年
- 利用体视显微镜和驻波管吸声系数测试仪,对长耳鸮、雉鸡、鸽子的胸腹部皮肤和覆羽进行形态、结构观察测试及吸声降噪特征对比试验,并试验研究了长耳鸮皮肤组织试样的耦合吸声特征。结果表明,长耳鸮皮肤和覆羽具有独特的多层次形态与结构耦合特征;在测试频率范围内,三种鸟类皮肤和覆羽的吸声能力在低频段(1000Hz以下)无明显差异,在高频段(1000Hz-4000 Hz),长耳鸮皮肤和覆羽呈现一定的吸声性能,其吸声系数最大值可达0.45,而雉鸡和鸽子体表吸声性较差。根据长耳鸮体表耦合降噪特征运用微穿孔板吸声体吸声系数计算理论,建立仿生耦合吸声数值模型,分析其形态与结构耦合特征的吸声机理。
- 孙少明任露泉徐成宇
- 关键词:声学吸声微穿孔板
- 仿生降噪蜗舌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23
- 2009年
- 利用逆向工程方法,提取长耳鸮翼表面形态与构型降噪特征元素,设计仿生降噪蜗舌。将仿生降噪蜗舌应用于离心风机气流噪声控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在整个频段的总声压级LA均低于原型风机,声压级平均降低2.3dB;影响仿生蜗舌降噪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仿生形态单元间距t、仿生形态单元个数n、仿生形态单元高度h。基于计算气动声学原理的数值模拟分析表明,仿生系统降噪机理主要为:减小了气流对蜗舌的冲击,使蜗舌表面紊流附面层压力脉动减弱并延缓蜗舌后部涡流分离脱落;使从风机叶轮流出的脉动气流在流经仿生蜗舌表面时,流速分布较为均匀,速度突变较少,气流稳定性的增强有利于降低气流噪声的产生。
- 孙少明任露泉梅涛张永智钱志辉
- 关键词:仿生蜗舌噪声测试离心风机
- 轴流风机仿生叶片降噪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被引量:28
- 2009年
- 根据长耳鸮翼前缘非光滑形态降噪特性,设计了仿生前缘非光滑轴流风机叶片。试验研究表明:仿生非光滑叶片在50~2000 Hz的频段上噪声值明显小于原型风机叶片,最大降噪率为2.52%;影响仿生非光滑叶片降噪效果的主次因素为非光滑单元间距t、非光滑单元高度h和非光滑单元个数。计算机模拟分析表明,仿生前缘非光滑形态降噪机理主要为:减少翼型表面紊流附面层压力脉动并延缓翼型后部涡流分离脱落;有效减少气流流经前后翼型表面时翼型间扰流作用,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使后翼型来流平稳,气流噪声降低。
- 孙少明徐成宇任露泉张永智
- 关键词:工程仿生学非光滑表面噪声测试轴流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