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70071)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赵玉田高春海罗朝蓉更多>>
- 相关机构:肇庆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社会学更多>>
- “成化时代”与明朝覆亡被引量:2
- 2012年
- "成化时代",商业化之城镇及文化自觉中的市民,连同"灾区化"乡村社会及人心浮躁之民众,同体异质诸元素耦合变异,一并把明王朝拖进一个城乡对立、危机与生机并存的"灾害型社会"早期商业化之特殊时代。是时,明王朝未能因势利导以富民强国,而是因循苟且,漠视时代,反倒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而最终丧失其"政治统治",为"时代"所否定。所以说,明之亡,非亡于万历,实亡于"成化时代"。
- 赵玉田
- 关键词:社会转型
- 论荀子对先秦儒家孝道的改造
- 2013年
- 由于孔子孟子坚持孝道优位思想,导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德、法制和公平。针对孝道优位思想所衍生的流弊,荀子对孝道进行了改造,降低了孝道的重要性。荀子之所以提出君恩重于亲恩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士人阶层对专制君主有严重的依赖性。这标志着荀子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血缘本位思想的束缚。
- 高春海
- 关键词:荀子孔子孝道
- 明太祖“帝王”心路
- 2013年
-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的人生极富传奇色彩。元末,天下大乱,他率众“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明史·太祖本纪》)。在位期间,“民安其业,吏称其职,海内殷富”(《明太祖实录》卷二七五),故,有“治隆唐宋”之誉。由“布衣”而“帝王”,其实,明太祖活得并不轻松。下文,笔者揆诸史实,谨就明太祖“帝王”心路之微妙历程试做解读。
- 赵玉田
- 关键词:《明太祖实录》帝王传奇色彩
- 灾民生计与政治博弈——明代灾民形象检视
- 2016年
- "灾民形象"是值得专门研究的重要历史课题,富含历史信息。有明一代,灾民形象由"安分的可怜者"而"饿殍、暴徒及可鄙者",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究其所以然,既与"灾民生计"有关,也与"政治博弈"有着内在关联。明后期的灾民形象,实为明朝覆亡的一大征兆。
- 罗朝蓉赵玉田
- 关键词:明代政治博弈
- 环境史刍议被引量:1
- 2016年
- 环境史由"救时史学"而"新史学",表明当今历史学在认识论与方法论层面反省与改革的方向选择及迫切性。在大历史视域下重构历史,注重环境与民生问题,是近十年来环境史"新史学"主要坐标。环境史要讲"自然的故事",同时要讲"社会的故事",要以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三者关系为依归。惟其如此,环境史才能成为真正的"环境"史。我国"环境史"有自创之实,在其研究旨趣与方法及任务等方面都应该有适合国情的独立的学术思考。
- 赵玉田
- 关键词:环境史新史学
- 论荀子对先秦儒家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2013年
- 荀子的民生思想是对先秦儒家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先富后教、先礼后刑、以民为本这些涉及民生的根本问题上,荀子均与孔子孟子保持着高度的一致。不过,荀子在孔孟既有主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体、更详细的见解。
- 高春海
- 关键词:荀子孔子儒家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