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耿传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2篇清末民初
  • 2篇文化
  • 2篇小说
  • 1篇新文化
  • 1篇新文化运动
  • 1篇新文明
  • 1篇心理
  • 1篇鸳鸯
  • 1篇鸳鸯蝴蝶
  • 1篇鸳鸯蝴蝶派
  • 1篇鸳鸯蝴蝶派小...
  • 1篇日常生活经验
  • 1篇清末
  • 1篇清末民初小说
  • 1篇情爱
  • 1篇综论
  • 1篇文化特性
  • 1篇文化心理
  • 1篇文化心理分析
  • 1篇文化运动

机构

  • 3篇南开大学

作者

  • 3篇耿传明

传媒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文学评论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清末民初小说中“现代性”的起源、形态与文化特性被引量:7
2010年
从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到陈独秀开启的"新文化运动",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文学变革过程,因此将其联在一起作一整体性的综合考察,对于理解中国文学的古今之变很有必要。从近代小说变革的主导倾向而言,它呈现为一种自觉、能动的现代性形态。与这种自觉、能动的现代性小说形态不同,近代都市通俗文学立足于以"饮食男女"为主要内容的都市日常生活经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受动式、经验累积型的现代性特征。近代小说的现代性起源于受动性的现代性,但引领文学走向现代的主导倾向则为自觉、能动的现代性追求。
耿传明
关键词:小说形态清末民初文化特性日常生活经验
清末民初“乌托邦”文学综论被引量:28
2008年
近现代中国"乌托邦"文学的兴盛期,是从1900年"庚子之变"后开始,到民国初年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告一段落。它的出现不只是与近代中国所遭遇的巨大挫折有关,更是出于中国人走出传统而寻找人类文明"新大陆"的渴望。"乌托邦"以其内容的性质及其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远景式、中景式和近景式三种类型。"乌托邦"及泛化的"乌托邦"精神、心态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固有基因,使得文学史上以遗传性占主导地位的文学,转换成以变异性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文学从语言到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彻底的改观,而在这种变化的背后则是现代人的知识、情感、意志的全面解放和成长。
耿传明
关键词:清末民初乌托邦文学新文明文学政治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历史定位与文化心理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鸳蝴派小说是一种在民初共和语境下的追求个人感性解放的文学潮流,革命与言情对他们来说并不矛盾,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情爱乌托邦在共和时代具有了新的特色,那就是一种将情爱乌托邦付诸实践的诉求。爱情在鸳蝴派小说中具有一种超越性的精神意味,是作为精神信仰的替代物而出现的。鸳蝴派小说代表着一种审美主义的生存方式,它在文学史上的命运沉浮,与现代性文化的内在差异与张力有关。
耿传明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情爱历史定位文化心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