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4Z429)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温广瑞张西宁张鹏廖与禾刘玉柱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机械故障诊断的遗传-独立分量分析算法被引量:3
- 2008年
- 为了解决现有独立分量分析算法需要根据源信号的峭度性质选择二次型函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独立分量分析算法。该算法选择互信息作为优化目标,针对互信息计算较复杂的现象,对其进行了简化;采用直方图法估计信号的概率分布,解决了互信息计算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寻找使互信息最小的分离矩阵,实现了对线性混叠信号的分离。模拟信号分离结果表明,改进独立分量分析算法的性能优于FastICA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独立分量分析算法成功地分离出滚动轴承声音信号。
- 李良敏温广瑞王生昌刘红梅
- 关键词:故障诊断独立分量分析遗传算法互信息
- 移相轨迹及其在全息动平衡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移相轨迹将转子进动空间划分为恶化及改善转子平衡状态的2个不同的响应区域,在配重方案的搜索过程中具有指导作用.考虑到非对称刚度条件下的椭圆形进动轨迹会造成转子进动角与自转角之间关系的非线性,因此研究了通过相位补偿技术建立转子响应与配重质量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将试重响应初相矢偏移量准确地转化为试重量偏移量,从而实现了对移相轨迹的指导作用.通过对300 MW汽轮发电机组在现场动平衡中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廖与禾张鹏郎根峰
- 关键词:转子
- 一种轴系全息动平衡配重的多目标优化方法被引量:6
- 2010年
- 在分析现场轴系平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机组残余振动平方和、残余振动最大值、残余振动均匀性三个目标共同衡量机组平衡状况优劣的方法。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机组平衡状态的多目标评价函数,实现了三个平衡优化目标间的协调。研究了粒子群平衡配重优化的原理,并采用该方法实现轴系全息动平衡配重的优化。通过实际案例计算验证了该轴系动平衡多目标优化的效果,该方法具有比遗传算法优化更小的计算量、更快的收敛速度。
- 张西宁赵明温广瑞
- 关键词:回转机械粒子群优化
- 应用全息谱初相点进行平衡前转频故障识别
- 从全息谱中初相点的概念出发,阐明了初相点的物理意义及其进行平衡前故障诊断的技术要点和指导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初相点兼顾了振动传感器的两个方向,较全面地反映了转子的振动,而且初相点可以明确地指示出转子上不平衡大小和方位;...
- 温广瑞印建安张西宁金颖
- 关键词:全息谱失衡
- 文献传递
- 转子测量面误差对振动信号影响的分析和消除
- 2010年
- 在分析了回转机械振动测量面形状误差引起的虚假振动信号的基础上,总结了虚假振动的信号特征和全息谱特征,提出了一种消除此虚假振动信号的方法,给出了两种获取形状误差模板信号的方法。阐述了模板信号的重采样原理。最后通过实验对笔者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消除振动信号中由测量面形状误差引起的虚假振动信号分量。
- 张西宁刘玉柱温广瑞
- 关键词:回转机械全息谱
- 转子测量面形状误差对振动测量的影响
- 2008年
- 为了有效地识别振动信号中存在的虚假信号,采用全息谱方法对具有时间延迟和相位延迟的理想测量面和典型测量面形状误差转子的振动信号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同时,分析并讨论了两种情况下测量面形状误差引起的虚假振动信号对实际振动信号的影响,总结了两种情形下的振动和全息谱特征,得到了具有测量面形状误差的转子振动信号特征.通过试验和现场数据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从而为现场转子测量面形状误差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识别理论和方法.
- 张西宁温广瑞刘玉柱
- 关键词:转子振动测量面全息谱
- 试重组迁移矩阵及现场混合动平衡方法被引量:1
- 2008年
- 针对全息动平衡方法在现场应用中可能存在因试重起车次数受限、无法获得足够的转子特征响应参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重组的全息现场混合动平衡方法.借鉴Darlow混合法中模态试重组的思想,通过对模态试重比的简化假设,利用迁移矩阵的线性可叠加性将对应于某单一平衡面的迁移矩阵扩展为对应于某阶模态试重组的迁移矩阵,从而减少了平衡高阶不平衡量所需的试重起车次数,提高了现场平衡效率,且平衡效果良好.通过对一台300 MW汽轮发电机组的现场动平衡过程的试验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廖与禾谢航张鹏刘石屈梁生
- 关键词:迁移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