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2009-3-4)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俞桑洁姚开虎丁翊君高薇王亚娟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新生儿
  • 2篇分离株
  • 1篇电泳
  • 1篇婴儿
  • 1篇凝胶
  • 1篇凝胶电泳
  • 1篇脉冲场
  • 1篇脉冲电场
  • 1篇脉冲电场凝胶...
  • 1篇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基因
  • 1篇合酶
  • 1篇杆菌
  • 1篇埃希菌
  • 1篇大肠埃希菌
  • 1篇大肠杆菌

机构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王亚娟
  • 2篇高薇
  • 2篇丁翊君
  • 2篇姚开虎
  • 2篇俞桑洁
  • 1篇许宏
  • 1篇王慧欣
  • 1篇董方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住院新生儿大肠杆菌分离株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分型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进行分型以示大肠杆菌菌株间的异质性和亲缘性,了解大肠杆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间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住院的102例患儿的110株大肠杆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结果 110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经PFGE共分65型,相似系数在47.3%~100%,条带在13~22条。优势基因型有13株,相似系数在80.4%~100%。有8对临床分离菌株分别来自于同一患儿,其中7对经PFGE分型方法证实它们属于同一型别(其中1对菌株来自于同一患儿的血液及脑脊液的标本,经PFGE分型证实属于同一基因型,相似系数为93.8%);另1对显示不是同一型别,亲缘关系较远,故从同源性分析来看不除外不同菌株感染或污染的可能。5株菌株经PFGE证实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近,其中1株分离株来源的患儿曾与4株分离株来源的患儿同住一病房,考虑为院内获得性感染。结论 PFGE分型方法准确、可靠,可以协助临床明确和区分致病株与非致病株,追踪传染源,对于院内感染的防控起到重要的作用。
丁翊君王亚娟姚开虎高薇董方俞桑洁王慧欣
关键词:大肠杆菌电泳凝胶脉冲场新生儿
住院新生儿大肠埃希菌分离株的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聚合酶链反应分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住院新生儿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分析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对在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住院的102例新生儿的11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应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ERIC-PCR)分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关系。结果 入选的102例新生儿中,男61例,女41例;足月儿94例,早产儿8例;年龄≤7 d25例,〉7 d77例。110株新生儿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经ERIC-PCR分型共58型,指纹图谱条带为4~12条,相似系数为26.2% ~100.0% 。优势基因型有6株,条带为4~5条,相似系数为88.9% ~100.0% 。优势基因型E58型的6株菌株有5株在3月份发病,1株在2月底发病。次优势型E32型的5株菌株中4株分布在5月份,1株在7月份;E23型的5株菌株中4株分布在9月份,1株在10月份。有8对菌株分别来自8例患儿不同时期或不同部位的培养,其中7对经ERIC-PCR分型方法证实分别属于同一型别,另外1对经ERIC-PCR分型证实不是同一型别,亲缘关系较远,故从同源性分析来看不除外不同菌株感染或污染的可能。有2株菌株来自同一患儿的血液和脑脊液,且属于同一基因型,相似系数达100.0% 。5株菌株经ERIC-PCR分型证实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近,其中1株分离菌株来源的患儿曾与另外4株分离菌株来源的患儿同住一病房,考虑为院内获得性感染。结论 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以足月儿多见,且晚发感染居多,男婴比女婴多。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在不同的季节可能有不同的型别流行。来自同一患儿的临床分离株各自的同源性较高,且北京儿童医院存在大肠埃希菌的院内获得性感染。ERIC-PCR分型方法可追踪传染源,有利于院内感染的防控。
丁翊君王亚娟姚开虎高薇许宏俞桑洁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聚合酶链反应婴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