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20090591)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赵宝民薄爱华薛茜杨向方邹玉安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鼠脑
  • 1篇鼠脑缺血再灌...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脑缺血
  • 1篇脑缺血再灌注
  • 1篇康脑液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损伤
  • 1篇GFAP表达
  • 1篇病灶
  • 1篇大鼠脑
  • 1篇大鼠脑缺血
  • 1篇大鼠脑缺血再...

机构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1篇邹玉安
  • 1篇杨向方
  • 1篇薛茜
  • 1篇薄爱华
  • 1篇赵宝民

传媒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康脑液1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病灶和GFA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康脑液1号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病灶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dic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6只。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缺血再灌注)组,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组,康脑液1号A组,康脑液1号B组。采用栓线法复制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分别于缺血2h后再灌注1、7、14 d。观察康脑液1号对太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功能、梗死面积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和灶中心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GFAP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多;康脑液1号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P<0.01)、减小梗死面积和减轻病理形态改变(P<0.05);康脑液1号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GFAP表达减少(P<0.05),而梗死灶中心GFAP表达却增多(P<0.05);康脑液1号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脑液1号可能通过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GFAP表达而促进脑损伤修复及重塑,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赵宝民邹玉安薛茜薄爱华杨向方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