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023046)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吕古贤胡宝群焦建刚王红才张宝林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计委科技找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金属矿山“超设计服务年限”的问题及其重要启示被引量:3
- 2003年
- 文章提出我国金属矿山"超设计服务年限",即矿山的"实际服务年限"超过了按照"合理服务年限"原则所确定的"设计服务年限"的那一部分"服务年限"的新概念。我国主要金属矿产25个矿种10618座矿山的统计资料表明:70.87%的大型矿山超设计服务,"超设计服务年限"平均可达10.75年;中型矿山的79.07%"超设计服务年限"平均可达10.74年;73.41%的小型矿山的"超设计服务年限"平均仅有2.25年。我国25种金属矿产8107座矿山"超期服役"为国家作出的"直接贡献"总共是:每年多产矿石29.21亿吨,多创产值3060.75亿元,多缴税金306.82亿元,多提供就业岗位606.33万人。"超设计服务年限"的新概念表明,我国大中型矿山所在的矿区,不仅大多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较大的资源潜力,而且还有随着勘查程度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而进一步扩大资源潜力的可能。
- 吕古贤郑大瑜朱裕生
- 关键词:矿山金属矿产资源潜力成矿地质条件
- 矿山人均保有储量:我国金属矿山合理经济开发的一个标量
- 2007年
- 文章分析对比了我国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矿山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认为矿业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促进矿产资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开发,实现满足市场需求、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探索和慎重考虑矿山企业从业人数的合理控制问题;依据胶东大型金矿山实际资料的初步分析,明确提出“矿山人均保有储量”是制约矿山合理开发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矿山人均储量的合理配置和适度调控问题不仅值得进一步研究,而且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广泛注意和高度重视。
- 吕古贤郭涛武际春韩屹孙之夫 郑小礼。,姜新强。,赵可广。孙之夫郑小礼姜新强赵可广
- 关键词:金属矿山
- 长江中下游地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米字型”结构特征被引量:6
- 2021年
- 构造体系由强变形构造带和弱变形地域共同构成,这些构造带和变形带可以用结构面的形式表达。构造体系结构面的分布分析,更加适用于变形规律研究,便于追索构造应力场及其演化。以长江中下游地质结构与导矿-控矿要素研究为基础,总结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结构面的“米字型”分布特征。新华夏系“米字型”构造,由NNE 25°方向挤压断裂和褶皱带、NNW 345°方向(大义山式)张扭断裂、NEE 75°方向(泰山式)压扭构造和NWW 300°方向(长江式)的横张构造组成。其演化分先后三个阶段;NNW 345°方向—NEE 75°方向的共轭剪切构造阶段、NNE 25°方向挤压构造阶段和NWW 300°方向的张性剪切构造阶段。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米字型”构造样式的识别,为研究构造体系的应力-应变成因、探讨构造体系的形成演化以及浅部构造和深部构造相关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构造基础。在其它类型的构造体系中,结构面也具有“米字型”分布特征。
- 吕古贤张宝林吕承训胡宝群曾勇郭涛申玉科王红才马立成焦建刚毕珉烽
- 关键词:新华夏构造体系
- 新华夏构造体系结构面“米字型”分布与演化的数学模拟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构造体系由多方向、多应力-应变性质和多重次序的结构构造组成,这些结构面在构造应力场中有较为固定的分布型式。经过区域成矿带、矿田、矿床等不同层次地质研究,揭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共轭剪切、挤压和引张三种类型结构面,它们在平面上组成“米字型”构造。通过应力-应变有限元法模拟,将“米字型”构造分为三个形成阶段:第一期共轭构造阶段,发育NNW 345°方向(大义山式)张扭断裂和NEE 75°方向(泰山式)压扭构造;第二期挤压构造阶段,产生NNE 25°方向挤压断裂和褶皱;第三期横张构造阶段,产生NWW 300°方向(长江式)的横张断裂,给出了有利于控矿成矿的应力-应变场特征,为地质找矿指明了方向。三个阶段相比,构造带内主干拉应力以第一期NNW向构造带内为最大,第三期NWW向“长江式”构造带次之,第二期NNE向和第一期NEE向构造带内拉应力微弱,拉应力总体呈现出时间由老到新从最高下降至微弱之后再回升的趋势;最大主压应力从第一期NEE向构造带为中等,演进到第二期NNE向构造带为最大,第三期NWW向“长江式”构造带和NNW向构造带为最小,表现出时间由老到新,先增强至最高值再下降至最小的趋势。
- 吕古贤王红才韩璐张宝林张宝林胡宝群马立成马立成焦建刚
- 关键词:新华夏构造体系应力应变分析
- 构造动力成岩成矿和构造物理化学研究被引量:23
- 2019年
- “动力成岩成矿”的理论是地质力学构造控岩控矿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是上世纪70—80年代初,在构造地球化学领域关于应力矿物、岩石变形-变质关系、构造控矿等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应用动力成岩成矿载体的“构造岩相带”,在新疆沙尔托海铬铁矿开展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后续研究,从“动力成岩成矿”阶段,发展到现今的“构造物理化学”阶段。基于固体力学原理,研究认为变形岩石由偏应力场引起,偏应力场可分为差应力状态和各向等正应力状态两个部分,后者被命名为“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不仅能引起岩石体积变化,也能影响其中化学平衡,是一个物理化学变量。结合胶东金矿的长期研究发现,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是化学平衡的结果,物理化学环境才是化学作用的原因,提出“构造力改变压力温度等条件影响化学平衡”的认识。创建“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方法,预测胶东金矿深部“第二富集带”得到证实,促进胶东从危机矿山重灾区转而成为全球第三大金矿区。经过40多年的理论研究、地质调查和找矿实践,构造物理化学取得显著进展,1996年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设立“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学组”。201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
- 吕古贤
- 关键词:构造物理化学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构造地球化学
- 论我国矿业企业的“矿山人均储量”新指标
- 2003年
- 本文分析对比了我国国有及非国有规模以上矿山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 ,认为矿业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促进矿产资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开发 ,满足市场需求、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就必须积极探讨和慎重考虑矿山企业从业人数的合理控制问题 ;依据典型金属矿山实际资料的初步分析 ,首次明确提出“矿山人均储量”是制约矿山合理开发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矿山人均储量的合理配置和适度调控问题 ,不仅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
- 吕古贤曹新元方维萱康战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