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JSS2009Z01)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奇辉陈义光刘祝祥黄苛贺建武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系统发育
  • 3篇系统发育分析
  • 3篇发育分析
  • 2篇链霉菌
  • 2篇抗菌
  • 2篇抗菌活性
  • 2篇活性
  • 2篇RRNA基因
  • 1篇多样性
  • 1篇生物合成
  • 1篇培养基优化
  • 1篇肿瘤
  • 1篇蒽环类
  • 1篇蒽环类抗肿瘤...
  • 1篇微生物
  • 1篇细菌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响应面法优化
  • 1篇马粪海胆

机构

  • 5篇吉首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5篇刘祝祥
  • 5篇陈义光
  • 5篇陈奇辉
  • 4篇黄苛
  • 4篇贺建武
  • 2篇张丽
  • 2篇彭清忠
  • 1篇庄大春
  • 1篇李文均
  • 1篇肖怀东
  • 1篇崔晓龙
  • 1篇谭周才
  • 1篇肖建青
  • 1篇朱泓溢

传媒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工业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波赛链霉菌合成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s antibiotic)在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肉瘤、乳腺癌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成为临床首选药物。波赛链霉菌(Streptomyces peucetius)是合成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阿霉素、表柔红霉素、洋红霉素、13-脱氧洋红霉素等多种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最重要菌株。该菌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合成途径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波赛链霉菌合成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贺建武陈奇辉刘祝祥庄大春黄苛陈义光
关键词: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生物合成
响应面法优化波赛链霉菌JMC 06001发酵培养基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响应面法对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波赛链霉菌(Streptomyces peucetius)菌株JMC06001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Minnimum Run Equireplicated ResⅣ设计对初始发酵培养基的8个营养因素进行筛选,获得影响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3个主影响因素:葡萄糖、大豆粉和NaCl;然后用最陡爬坡实验快速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结合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主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得出该菌株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2%,麦芽糖0.7%,蛋白胨0.9%,大豆粉1.4%,NaCl 3.7%,CaCO_3 0.1%,复合盐A液2.0%,复合盐B液0.1%,起始pH值7.0。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所得发酵液对敏感指示菌藤黄八叠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31.5 mm,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仅为1.59%,与用初始发酵培养基发酵所得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26.5 mm)相比提高了18.9%。
贺建武刘祝祥陈奇辉谭周才肖建青朱泓溢陈义光
关键词:响应面法发酵培养基优化
具抗菌活性放线菌菌株JSM 20.1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5
2010年
从药用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放线菌菌株JSM20.1,其发酵产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该菌株在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具有链霉菌属的典型形态特征。菌丝多分枝,不断裂;基内菌丝黄白色至棕褐色,气生菌丝黄白色至棕红色;孢子链直且长,偶有波曲,孢子柱状、光滑、不运动。在察氏、马铃薯浸汁、葡萄糖-天门冬酰胺、酵母膏-麦芽膏(ISP2)、燕麦(ISP3)、无机盐淀粉(ISP4)和甘油-天门冬酰胺(ISP5)琼脂上均产生可溶性色素,而在营养琼脂上不产生可溶性色素。生长温度范围为7~40℃,最适生长温度28℃;生长pH范围为5.0~10.0,最适pH7.0;能在含0~3%(质量与体积比)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而在无NaCl的ISP2培养基生长最佳。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分类特征和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JSM20.1被鉴定为链霉菌属的有效发表种Streptomyces cyaneofuscatus的1个菌株。
黄苛刘祝祥陈奇辉彭清忠贺建武张丽陈义光
关键词:根际微生物抗菌活性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硇洲岛海胆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研究南海硇洲岛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可培养细菌多样性。【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样品中细菌(含放线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用补充0~2.0mol/LNaCl的MA、ISP2、NA、SWA和HAA培养基从海胆样品中分离到106株细菌菌株,根据形态观察和部分生理生化实验结果去冗余,选取34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分离菌株代表21个物种,属于3个大的系统发育类群(Firmicutes,Actin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的10个科、17个属。多数菌株属于Firmicutes门(21株,58.8%)和Actinobacteria门(9株,26.5%)。大多数菌株与其系统发育关系最密切的已知物种的典型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6%~99.9%),其中至少有5个菌株(JSM076033,JSM076056,JSM076093,JSM078063和JSM078169)代表潜在的新分类单元(potential new taxa)。【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南海硇洲岛海胆中存在较为丰富的细菌多样性,并且潜藏着较多的新的微生物类群(物种)。
黄苛张丽刘祝祥陈奇辉彭清忠李文均崔晓龙陈义光
关键词:马粪海胆可培养细菌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多样性
黄海葵相关细菌抗菌活性菌株的筛选及其初步分类鉴定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对分离自硇洲岛黄海葵(Anthopleura xanthogrammica)样品的126株细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和初步分类鉴定。方法以8种微生物(3株革兰阳性菌、3株革兰阴性菌和2株真菌)作为指示菌,采用琼脂扩散法筛选抗菌活性菌株,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对其中抗菌谱较广且抗菌活性稳定的菌株进行初步分类鉴定。结果 67株菌具有抗菌活性,阳性率为53.2%,抗菌谱较广且活性较强的9株,占受试菌株总数的7.1%。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9株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菌株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短杆菌属(Brachybacterium)、拟诺卡菌属(Nocardiopsis)、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和弧菌属(Vibrio)菌株。结论分离自中国南海的黄海葵相关微生物抗菌活性菌株具有丰富的类群多样性。
刘祝祥黄苛肖怀东陈奇辉贺建武陈义光
关键词:细菌抗菌活性筛选系统发育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