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R303420)
-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 相关作者:汤定钦周明兵卢江杰徐川梅余学军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小佛肚竹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以同一丛小佛肚竹新萌生的正常杆笋尖和畸形杆笋尖为材料,分别提取总RNA,经纯化成mRNA后,合成cDNA双链,以Uni-ZAPXRvector为载体,构建了两个cDNA文库。正常杆笋和畸形杆笋cDNA文库的滴度分别为7.4×109pfu·mL-1和8.7×109pfu·mL-1,含插入片段的频率均达到是99%以上,插入片段的大小均在500~3000bp。这两个cDNA文库的成功构建为探究小佛肚竹秆形变异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 周明兵王晓飞汤定钦
- 关键词:小佛肚竹CDNA文库佛肚竹VECTOR总RNA分子机理
- 小佛肚竹和螺节竹总RNA的提取被引量:9
- 2004年
- 首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佛肚竹 (Bambusa ventricosa)和螺节竹 (Pleioblastus gramineus)等竹类植物总 RNA提取方法。用该方法提取叶片和笋尖的总 RNA具有正常的光谱吸收 ,OD2 60 /OD2 80 比值为 1.96~ 2 .0 ,OD2 60 / OD2 3 0 比值为 2 .96~ 4 .11;琼脂糖电泳后 ,2 8SRNA的亮度基本为18SRNA的亮度的 2倍 ;这说明提取的 RNA很完整 ,未降解 ,质量高。同时该方法操作简便、无DNA污染 ,且产率高 ;提取的 RNA可用于 RT- PCR、Northern杂交、c DNA文库的构建等。
- 周明兵汤定钦
- 关键词:小佛肚竹RNA核糖核酸
- 小佛肚竹秆形变异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小佛肚竹以特形秆作为观赏性状的重要观赏竹之一,但在自然选择条件下,数量少且变异不稳定。通过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讨论了小佛肚竹在不同的密度、光照、外源激素的条件下,其秆型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通过人工调控可以改变秆型变异率,在30%遮阴条件下,小佛肚竹的秆形变异比例最高,达80.0%;密度模式为45 cm×45 cm时,小佛肚竹的秆形变异比例最高,达93.3%;外源激素GA3处理,小佛肚竹的秆形变异比例最高,达77.8%。
- 余学军陈荣吴令上汤定钦
- 关键词:小佛肚竹外源激素
- 45S rDNA在7种竹子植物染色体上的定位被引量:4
- 2009年
- 编码18-5.8-25S核糖体RNA的45S rDNA基因,是1个简单的多基因家族基因,一般以串联方式相连,对应于核仁组织区(NOR)。首次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研究45S rDNA在散生竹类的毛竹和斑竹,混生竹类的茶秆竹、日本矮竹、菲白竹和铺地竹,以及丛生竹类的白绿竹染色体上的分布。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散生竹和混生竹的几个竹种,只观察到1对随体染色体的次缢痕区域有45S rDNA位点,而丛生竹类的白绿竹除随体染色体具有45S rDNA位点外,某些非随体染色体上也有不同拷贝数的45SrDNA位点存在。
- 徐川梅卢江杰汤定钦
- 关键词:FISHRDNA次缢痕竹子
- 高等植物赤霉素生物合成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04年
- 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和技术的进步,赤霉素(GA)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高等植物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前体的形成及各种赤霉素的衍变途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GA生物合成过程中古巴焦磷酸合酶、内根 贝壳杉合成酶、内根 贝壳杉烯氧化酶、GA20 氧化酶、GA3β 羟化酶等关键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对目前GA20 氧化酶、GA3β 羟化酶在赤霉素生物合成中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 周明兵汤定钦
- 关键词:植物生理高等植物赤霉素生物合成关键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