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01944)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黄学应张晓明邓雪飞任振华李少兵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解剖学
  • 3篇教学改革
  • 2篇系统解剖学
  • 2篇课程
  • 1篇形态学
  • 1篇学科
  • 1篇医学学科
  • 1篇人体解剖学
  • 1篇人体形态结构
  • 1篇人体形态学
  • 1篇实验教学
  • 1篇临床学科
  • 1篇模块教学
  • 1篇局部解剖学
  • 1篇课程教学
  • 1篇课程教学改革
  • 1篇基础医学概论
  • 1篇教学方法
  • 1篇教学改革尝试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晓明
  • 4篇黄学应
  • 2篇邓雪飞
  • 2篇李少兵
  • 2篇任振华
  • 1篇陈晓蓉
  • 1篇陈远华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BL法在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起源于20世纪初期,由Dewey最先提出其主要思想[1].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这种课程模式,并应用于实际教学.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了推荐,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自学、讨论,最终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2].这里问题既是学习的焦点,也是相关学科的集合体.PBL最早应用在医学教育中,因为它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引导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以很快在多个教育领域得到推广.我校人体解剖教研室从2006年开始对部分专业的本科生开展了以PBL为辅的实验课教学方法改革.在试行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并对相关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张晓明黄学应邓雪飞
关键词:PBL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人体形态学”模块教学成效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为更好实现非临床专业培养目标,自2009年开始,安徽医科大学将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课程内容整合成基础医学概论,其中将系统解剖学和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融合,构建新课程体系"人体形态学"教学模块,并以医事法学专业本科学生为试点,进行四轮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该模块已在我校部分非临床专业本科学生中推广应用,相关教学实践仍在探索中。
黄学应陈晓蓉张晓明邓雪飞陈远华
关键词:基础医学概论人体形态学教学改革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被引量:6
2011年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应将《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内容进行双向渗透和重新整合,注重尸体解剖实践教学与考核,同时以病例为中心,安排本学科早期接触临床工作的课程内容,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达到课程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李少兵黄学应任振华张晓明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2011年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临床学科和其他医学学科的基础课程,是医学生认识人体的开始。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个部分。国内外医学院校均十分注重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工作,
李少兵黄学应任振华张晓明
关键词:人体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医学学科临床学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