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9-Z-XX01)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梁志刚李坤成任彦军费晓璐姚新宇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市卫生局海纳医信(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医用显示器空间分辨率对早期脑梗死诊断效能影响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医用显示器空间分辨率对早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早期脑梗死头颅CT影像及22例正常对照头颅CT影像,由3名放射科医生采用空间分辨率不同的医用显示器分2次进行阅片,并对是否发生脑梗死进行评价。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对阅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名放射科医生分别采用2种医用显示器阅片结果相似,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较低空间分辨率的医用显示器也能够满足早期脑梗死CT影像的阅片需求。
- 梁志刚杜祥颖刘佳宾李鹏雨李坤成
- 关键词:脑梗死显示器空间分辨率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 医学影像DICOM格式测试方法探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对影像文件进行DICOM标准验证的方法。方法介绍DICOM标准中对DICOM文件格式的定义及国际通用的验证DICOM标准遵从性的工具,并针对DICOM文件格式的验证,提出具体的测试方法,给出测试实例。结果使用ADVT的validation方法对1幅CT图像进行验证,在log中看到有3处错误。结论使用国际通用的验证软件,选择适当命令,能够方便明确地验证1个文件的格式是否符合DICOM标准。
- 费晓璐
- 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的发展状况与质量控制被引量:11
- 2013年
-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远程医学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一种结合现代医学、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新型医疗和医学教育工作模式。医学远程会诊系统基本包括三大系统:远程疑难病会诊系统,远程影像学会诊系统及远程病理学会诊系统。本文重点论述远程影像学会诊系统的发展状况及会诊质量控制。
- 任彦军李坤成梁志刚
- 关键词:远程医学
- 基于PACS的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的初步探索被引量:16
- 2013年
- 本文旨在构建基于PACS的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研究其在构架设计、数据传输、会诊流程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并通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与顺义医院的应用实例对上述问题进行验证。
- 梁志刚周永新李坤成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医学影像远程会诊
- 网络系统中图像相关信息的验证与规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调查医学PACS图像存储与传输和显示的功能及状态,验证图像相关信息(文字信息)的一致性。材料与方法将日常工作中符合DICOM3.0格式的数字图像传输到PACS系统,分别从医师用浏览器和CT工作站,阅读并判断图像信息的一致性。结果与医疗安全相关的重要信息包括医院名称、患者姓名、患者影像号、检查时间、检查部位、检察体位等基本信息,随影像信息传入PACS及从PACS导出后,均能保持信息的一致性;而一些技术性参数则在导入导出过程中会发生传输错误或丢失。结论 PACS系统、数字摄影系统及医学影像工作站间在影像附属信息的兼容性与设置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而这些参数的丢失或错误有可能对诊疗过程产生影响。
- 宋俊峰姚新宇李坤成梁志刚
- 关键词:数字图像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