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0843)

作品数:9 被引量:94H指数:6
相关作者:林群林丽娥贾莉胡桂芳吴达娟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液
  • 3篇护理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导管
  • 2篇置入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
  • 2篇中心静脉导管
  • 2篇肿瘤
  • 2篇外周
  • 2篇外周静脉
  • 2篇外周静脉置入
  • 2篇外周静脉置入...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导管
  • 2篇急性
  • 2篇急性白血
  • 2篇急性白血病
  • 2篇病患
  • 1篇导管感染

机构

  • 6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海口市人民医...
  • 1篇海南省农垦那...
  • 1篇海口市中医医...

作者

  • 3篇林群
  • 2篇林丽娥
  • 1篇徐明芝
  • 1篇王智明
  • 1篇李洪
  • 1篇吴达娟
  • 1篇白亚飞
  • 1篇王云英
  • 1篇胡桂芳
  • 1篇陈芳
  • 1篇谭德敏
  • 1篇周丽
  • 1篇廖锋
  • 1篇王小梅
  • 1篇贾莉
  • 1篇王宇静
  • 1篇吴健晖
  • 1篇陈军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急性白血病患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分析与控制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分析以及控制对策,以降低静脉导管感染率。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儿115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 115例患儿发生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28例,发生率为24.35%,单因素分析表明,PICC留置感染的原因包括患儿年龄、穿刺部位渗血、中心静脉导管阻塞、静脉血栓、静脉炎、导管脱出、疾病类型与合并骨性疼痛、PICC穿刺次数及留置时间,其中穿刺部位渗血、中心静脉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和PICC穿刺次数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临床PICC操作质量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降低PICC感染的发生。
陈芳王小梅周丽廖锋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晚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晚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29例晚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各时间点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情况,对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急变期CML患者血液学缓解率为28.6%,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为0,均明显低于加速期CML患者的73.3%和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多主,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可有恶心、呕吐、水肿、骨骼肌酸痛、乏力、头昏、头痛、皮疹等。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急变期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耐受且加速期疗效优于急变期。
吴健晖林丽娥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
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以降低血液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PICC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对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140例PICC血液肿瘤患者中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25例,感染率为17.8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穿刺次数、合并症、导管留置时间、激素应用史、化疗药物应用、免疫功能、季节等因素与血液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穿刺次数、穿刺季节和免疫功能是血液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5例PICC相关性感染患者共培养细菌2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微小棒杆菌2株,其他4株。结论针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控制和降低感染的发生。
林群吴达娟胡桂芳贾莉
关键词:血液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在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海口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60例患者,其中将2012年5~10月未实施优质护理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的80例开展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并总结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缺陷率(1.25%)、并发症率(11.25%)和医患纠纷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6.26%、36.28%、27.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基本满意度及总满意度分别为66.25%、31.25%、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24%、6.25%、4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提高了医患护的满意度,进而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
王云英王智明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基于个案分析的护理干预策略在血友病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分析的护理干预策略在血友病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经治疗好转出院的血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家庭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应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其家庭护理进行指导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出血性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性并发症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12±4.16)d及(16.88±4.71)d,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11±2.21)d及(12.63±3.1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首次出院时CHO-KLAT评分为(37.51±11.36)分,与观察组的(37.22±11.2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2个月后观察组CHO-KLAT评分为(42.16±10.27)分,而对照组评分为(35.01±1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血友病经住院好转出院患者的家庭护理进行指导干预,可提高出血性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和降低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林群林雅娥
关键词:护理血友病并发症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逐步升高。该病发病急,如果心脏代偿功能得不到及时建立,可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常规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手段较难取得好的效果[1]。研究显示,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的预后有较好的效果[2],本文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陈军谭德敏陈绵军王智明
关键词: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竭
通脑活心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瘀血内阻证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通脑活心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瘀血内阻证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压变异性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组研究共完成11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次,1片/d;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 mg/次,1片/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脑活心汤内服,1剂/d,常规水煎煮,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压变异性指标;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清Hcy和25(OH)D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76.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 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 SSD)以及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 D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25(OH)D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脑活心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瘀血内阻证患者可明显改善血液黏度和血压变异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血清Hcy水平和25(OH)D水平。
王宝爱黄少君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
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总结整体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2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回避评分、屈服评分、社会支持度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社会支持度评分有所改善(P〈0.05),但回避评分、屈服评分、HAMA及HA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以上项目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回避评分、屈服评分、社会支持度评分、HAMA及HAMD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可降低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林群林丽娥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整体护理
干扰素-γ释放试验在诊断血液透析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价值
2018年
目的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与干扰素-γ释放试验检测血液透析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进行比较,评价不同方法检测血液透析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200例在医院行血液透析的疑似结核感染患者,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与干扰素-γ释放试验(IGRA)分别检测200例患者,分析比较两种方法诊断血液透析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及与卡介苗接种和既往结核感染的相关性。结果两种试验方法阳性检出患者年龄、血液透析时间、有卡介苗疤痕人数、性别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GRA试验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TST试验(P<0.05);IGRA检出阳性率与卡介苗接种史、结核病史均相关(P<0.05),TST检出阳性率与卡介苗接种史具有相关性(P<0.05),但与结核病史不相关(P>0.05)。IGRA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均优于TST。结论相较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干扰素-γ释放试验检测血液透析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出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高,假阳性、假阴性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徐明芝李洪白亚飞陈汝满王宇静
关键词: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血液透析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