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3062)

作品数:6 被引量:99H指数:5
相关作者:余世鹏王相平杨劲松姚荣江金雯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东台滩涂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4篇有机碳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2篇盐分
  • 2篇盐渍
  • 2篇盐渍土
  • 2篇有机碳含量
  • 2篇施肥
  • 2篇碳含量
  • 2篇土壤盐
  • 2篇土壤盐分
  • 2篇灌溉
  • 2篇滨海盐渍土
  • 1篇冬小麦
  • 1篇盐分动态
  • 1篇有机肥
  • 1篇蒸发
  • 1篇蒸发量
  • 1篇蒸发皿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6篇姚荣江
  • 6篇杨劲松
  • 6篇王相平
  • 6篇余世鹏
  • 3篇金雯晖
  • 2篇侯晓静
  • 2篇赵曼
  • 2篇候晓静
  • 1篇李芙荣
  • 1篇刘广明

传媒

  • 2篇土壤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施肥措施对滨海盐渍土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通过在滨海典型盐渍区开展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EC、p H、体积质量、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措施均能显著提高0~30 cm土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及密度。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施用均能显著增加作物生物量和产量,并能明显改善盐渍化农田的理化特性,具体表现在能明显降低表层土壤的p H和体积质量,提高土壤全氮含量,但农家肥和商品有机肥的施用使表层土壤的EC值有所升高。经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EC、全氮、C/N比和作物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 H、体积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侯晓静杨劲松赵曼金雯晖姚荣江余世鹏王相平
关键词:滨海盐渍土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土壤有机碳
耕作方式对滨海盐渍土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为探明不同耕作措施对滨海盐渍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团聚体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在江苏省东台市滨海滩涂农田区开展田间试验,选择玉米一大麦的旱一旱轮作方式,采用传统翻耕、深翻、少耕和免耕4种耕作方式,分别对耕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土壤体积质量(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相比,免耕措施利于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免耕能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18%~32%;少、免耕措施能使0~10cm土层〉0.25mm团聚体增加10%~31%,并且能显著增加0-20cm土层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值;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除O.25~0.5mm团聚体外,在〉5mm至0.5~1mm粒径之间,粒径愈小,有机碳含量愈高。
候晓静杨劲松赵曼金雯晖李芙荣姚荣江余世鹏王相平
关键词:耕作措施团聚体特征盐渍土
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区土壤有机碳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了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区土壤有机碳、盐分、pH值、土壤密度、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改良剂均能明显提高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增加幅度为9%~57%。石膏、腐殖酸、有机肥的单施或配合施用均能明显降低表层土壤盐分和密度,提高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并能明显增加作物生物量和产量,增加幅度最高为35%和131%。
侯晓静杨劲松王相平姚荣江余世鹏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不同施肥方式下滩涂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被引量:26
2015年
通过在苏北滩涂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无机肥)对滩涂地区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增加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施农家肥增加幅度最高,增加值分别为0.66g kg^-1和0.07kg m^-2。试验地区水稳性团聚体以〉5mm和0.25~0.5mm为主,含量分别为37%~57%和13%~20%;随着土层深度增加,〉5mm团聚体含量降低,0.25~0.5mm团聚体则增加;农家肥能显著增加〉5mm团聚体含量,同时降低0.25~5mm团聚体含量。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除0.25~0.5mm团聚体外,〉5mm至0.5~1mm团聚体之间,粒径越小,有机碳含量越高,其中0.5~1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83g kg^-1;与其他处理相比,农家肥的施用能明显增加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试验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与〉5mm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0.25~5mm团聚体负相关(p〈0.01或p〉0.05)。
候晓静杨劲松王相平金雯晖姚荣江余世鹏
关键词:施肥方式土壤有机碳
基于蒸发皿水面蒸发量优化冬小麦微咸水灌溉制度被引量:5
2014年
为寻求合理的冬小麦微咸水灌溉制度,通过设置4种灌水量水平(0.8E、1.0E、1.2E和1.4E)和2种灌水矿化度(2、3g/L).研究灌溉制度对土壤盐分动态和冬小麦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剖面盐分均呈表聚累积特征;冬小麦收获后,矿化度2g/L且灌水量小于1.2E和矿化度3g/L。且微咸水灌水量小于等于1.2E时,表层0~20cm土壤有次生盐渍化的危险。矿化度3g/L、灌水量1.4E时,冬小麦收获后表层0~20cm土壤属于轻度盐渍化土壤。灌水量为1.0~1.2E时.2种矿化度的微咸水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综合考虑,封丘地区微咸水灌溉制度以矿化度2g/L、灌水量为1.2E为宜。
王相平杨劲松余世鹏刘广明姚荣江
关键词:土壤盐分水分利用效率蒸发皿蒸发量灌溉制度优化
苏北滩涂水稻微咸水灌溉模式及土壤盐分动态变化被引量:42
2014年
为研究微咸水灌溉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SWAP(Soil—Water-Atmosphere.Plant)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用验证认可的模型模拟并分析了水稻生育期水盐运移规律和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并预测了长期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5mg/cm3矿化度微咸水足量灌溉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微咸水处理在60-90cm土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盐分累积现象,具体累积深度和土壤盐分浓度与灌水量和灌水矿化度有关;采用1.5mg/cm2矿化度微咸水进行微咸水长期灌溉研究,10a的模拟结果显示此灌溉制度不会引起0—100cm土层土壤次生盐渍化。该研究为滨海地区微咸水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相平杨劲松姚荣江余世鹏
关键词:灌溉盐分土壤SWAP模型盐分动态水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