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583) 作品数:6 被引量:13 H指数:2 相关作者: 袁建林 武国军 张瑞 于垂恭 沈岚 更多>> 相关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 华盛顿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PRL-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L-3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癌旁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前列腺石蜡包埋组织中PRL-3的表达情况,其中前列腺增生组织12例,前列腺癌组织48例,均为存档石蜡切片。并应用χ2检验方法分析PRL-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RL-3表达定位于前列腺癌组织的细胞浆,癌组织与癌旁增生组织的阳性率为分别为79.2%和25.0%(P<0.05),癌组织中PRL-3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增生组织。PRL-3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段、有无家族史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同Gleason评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临床TNM分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血清PSA浓度≤20ng/mL与PSA浓度>20ng/mL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RL-3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机制关系较密切,PRL-3蛋白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过程中的一种较有价值的病理学指标。 赵易 武国军 张瑞 沈岚 于垂恭 王映梅 药立波 袁建林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PRL-3基因 良性前列腺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 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在膀胱癌中的成像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研究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在膀胱癌中的特异性成像。方法:通过染料与膀胱癌细胞及正常细胞共孵育,观察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是否能够实现膀胱癌细胞的选择性成像。利用细胞器示踪剂观察近红外荧光染料在膀胱癌细胞内的共定位;使用IR-783检测循环血液中及尿液中的膀胱癌细胞。结果: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可被膀胱癌细胞选择性摄取。IR-783可选择性聚集在膜性细胞器如线粒体和溶酶体内,这种选择性聚集作用使IR-783可以保持较长的染色效果。近红外染料可以检测到血液或尿液极少量的膀胱癌细胞。结论: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能够被膀胱癌细胞特异性吸收,可用于血液和尿液中膀胱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张磊 张磊 林晓 闫飞 张克克 朱政 魏迪 袁建林关键词:膀胱癌 近红外荧光成像 PDCD4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包装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构建表达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能够稳定表达目的基因的前列腺癌PC3细胞亚株。研究PDCD4分子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PCR扩增PDCD4编码区片段,克隆入pENTRA-3C入门载体,利用LR clonaseⅡ重组酶将目的基因片段转接入pLenti-6.3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包装相应的慢病毒,以表达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的pLenti-6.3-mCherry慢病毒载体包装的慢病毒为对照,感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通过杀稻瘟素(blasticidin)筛选出能够稳定过表达PDCD4蛋白的细胞亚株。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DCD4蛋白的表达量,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载体pLenti6.3-PDCD4。利用重组慢病毒表达系统筛选稳定过表达PDCD4蛋白的细胞亚株,并用Western blot法进行了验证。MTT法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DCD4高表达的PC3细胞亚株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PDCD4分子的慢病毒表达载体,筛选出稳定表达PDCD4的PC3细胞株。过表达的PD-CD4分子可以显著抑制PC3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张克克 张小芳 王福利 张翔 武国军 王磊 杨安钢 张瑞 袁建林关键词:PDCD4 慢病毒 前列腺癌 细胞增殖 PRL-3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2010年 检测PRL-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Westernblot、RT-PCR检测52例前列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增生组织,12例阳性淋巴结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52例前列腺癌中PRL-3基因表达量较相应癌旁增生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淋巴结转移灶PRL-3表达量明显高于原发肿瘤、阴性淋巴结及癌旁增生组织(p<0.01)。PRL-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家族史、血清PSA含量无关(p>0.05)。说明PRL-3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PRL-3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过程中的一种较有价值的指标。 赵易 武国军 张瑞 沈岚 于垂恭 王映梅 药立波 袁建林关键词:PRL-3基因 前列腺癌 羟苯磺酸钙通过抑制Ⅰ型胶原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羟苯磺酸钙对小鼠肾间质纤维化、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4)、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组(UUO组,n=5)及羟苯磺酸钙治疗组(CDT组,n=4);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制备肾间质纤维化模型,CDT组给予羟苯磺酸钙灌胃、Sham组和UUO组给予双蒸水灌胃;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术后14 d小鼠术侧肾脏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Ⅰ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UUO组小鼠术后14 d术侧肾脏肾发生显著肾间质纤维化,Ⅰ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强(Ⅰ型胶原基因相对表达量:Sham组:1.00000,UUO组:114.92289,P<0.0001)。与UUO组比较,CDT组小鼠术后14 d术侧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Ⅰ型胶原表达显著减弱(Ⅰ型胶原基因相对表达量:UUO组:114.92289,CDT组:45.33516,P<0.005)。结论:羟苯磺酸钙通过抑制小鼠肾间质Ⅰ型胶原表达从而减轻单侧输尿管结扎小鼠肾间质纤维化。 李西安 魏迪 王锁刚 闫飞 叶永利 袁建林关键词:羟苯磺酸钙 肾间质纤维化 探寻肝再生磷酸酶3在膀胱癌细胞T24中的作用 2013年 目的:已经有研究证明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在膀胱癌中发挥何种作用尚不清楚,本次研究主要探寻PRL-3在膀胱癌细胞T24中作用,以求为膀胱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siRNA干涉的方法下调T24中PRL-3蛋白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干涉效果,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构建裸鼠种植瘤模型,检测PRL-3下调对细胞体外及体内增殖的影响。结果:我们所设计的siRNA能够下调PRL-3在A498细胞中的表达(F=7.26,P<0.05),细胞生长曲线显示下调PRL-3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这种作用从干涉后的第60h开始,随时间增加作用愈加明显(F≥8.35,P<0.05);动物实验表明,siRNA下调PRL-3能够抑制T24细胞在活体内的增殖,从干涉后第21天开始这种作用开始体现出来(F≥10.46,P<0.05),并且干涉组的肿瘤肿瘤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F=13.63,P<0.05)。结论:我们构建的siRNA能够在T24细胞中实现对PRL-3蛋白的下调,siRNA介导的PRL-3蛋白下调能够明显抑制T24细胞在活体外及活体内的增殖,这初步证明PRL-3在膀胱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我们对PRL-3分子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揭示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PRL-3很可能成为膀胱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薛庆 于垂恭 于磊 武国军 袁建林关键词:膀胱癌 PRL-3 SIRNA 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