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8DFA31040)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2
- 相关作者:江涛万升标李国强唐旭利尹瑞娟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吲哚并喹啉类似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建立了1种合成吲哚并喹啉羧酸化合物简便有效的方法。以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酰化、缩合、环和、氯代、水解、还原多步反应得到6个吲哚并喹啉类似物。所合成化合物结构均经核磁共振及质谱技术验证,并利用MTT法测定了这6个吲哚并喹啉类似物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231的体外扩增抑制活性。
- 孟俊秀万升标任素梅江涛
-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
- 以DNA为靶点的含糖基药物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目的综述以DNA为作用靶点的含糖类药物研究及其糖基部分在药物活性中的重要作用,为海洋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近几年国内外30篇有代表性的文献以相关文献为依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药物分子中的糖部分对DNA的识别及选择位点起了关键的作用,含有糖基的抗肿瘤抗生素药物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化学和医学领域的前沿。同时,对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活性化合物进行糖基化修饰,多渠道寻找活性先导化合物,也是海洋药物以及其他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的有效途径。
- 李伟张忠伟薛学温江涛
- 关键词:糖类抗肿瘤抗生素
- 中国南海海底柏柳珊瑚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研究海底柏柳珊瑚Melithaea sp.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HPLC等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底柏柳珊瑚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1个单体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3)、24-甲基-胆甾-5,22-二烯-3β-醇(4)、胆甾-5,22-二烯-3β-醇(5)、24-亚甲基胆甾醇(6)、胆甾-5,23(E)-二烯-3β-醇(7)、胆甾醇(8)、guaianediol(9)、5-hydroxy-3,4-di methy-5-pentyl-2(5 H)-furanone(10)、5-hydroxy-3,4-di methy-5-propyl-2(5 H)-furanone(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种柳珊瑚中分离得到。
- 苏丽丽唐旭利张婧李国强
- 关键词:珊瑚化学成分
- 海洋来源的Lamellarin O及其类似的吡咯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Lamellarins以及结构相似的吡咯类生物碱是一类来源于海洋的具有新颖化学结构和潜在生物活性的生物碱,其中Lamellarin O及其相类似的生物碱都具有3,4-相同二芳基取代的吡咯母核,且它们的全甲基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多药耐药抑制活性。该文章主要综述了Lamellarin O及其相类似的生物碱的发现、全合成、生物活性及结构改造方面的研究。
- 尹瑞娟万升标江涛
- 关键词:O
- 半枝莲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研究了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HPLC等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照,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从半枝莲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单体化合物:齐墩果酸(1)、熊果酸(2)、反式-4-甲基肉桂酸(3)、金色酰胺醇酯(4)、对羟基苯甲醛(5)、对羟基苯乙酮(6)、5-羟基-7,3′,4′,5′-四甲氧基黄酮(7)、芹菜素(8)、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9)、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10)。化合物1、3、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李园园唐旭利李平林李国强
- 关键词:半枝莲化学成分三萜
- 新型双硼酸树脂的制备及其与神经节苷脂GM1结合性质的研究
- 2013年
- 为了简便地提取分离细胞膜表面特异寡糖,以氨甲基聚苯乙烯树脂和对溴甲基苯硼酸为原料,制备了1种带有双硼酸功能基团的新型树脂,并定量地研究了该树脂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结合能力。结果表明该树脂与GM1在碱性水溶液和氯仿中结合率较高,分别为83%和94%,但在水和甲醇中的结合率分别为23%和51%;结合在树脂上的GM1可以在酸性溶液中简便地解离下来。这表明该树脂在提取分离细胞膜表面特异寡糖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 刘福龙尹瑞娟万升标江涛
- 关键词:寡糖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