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06013128B)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会兰王兴兵孙自敏耿良权宋闿迪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血缘双份脐血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植入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单份脐血有限的细胞数成为脐血移植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双份脐血移植能增加移植细胞数,提高移植成功率。我院利用非血缘双份脐血移植(DUCBT)治疗恶性血液病12例,使用短串联再复序列一聚合酶链式反应(STR—PCR)技术动态检测DUCBT后30d植入规律,初步探讨DUCBT临床效果及植入机制。
- 周森孙自敏刘会兰耿良权王兴兵宋闿迪方欣臣
- 关键词:脐血移植恶性血液病非血缘植入聚合酶链式反应
- 双份脐血间CD34^+细胞与CD3^+细胞相互作用对分化增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双份脐血移植的植入动力学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推测双份脐血中的淋巴细胞与优势份脐血的产生相关,本实验将双份脐血的CD34+细胞与CD3+细胞混合培养,观察CD3+细胞对CD34+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无影响。方法建立液体和半固体培养体系,将免疫磁珠分选纯化的双份脐血间的CD34+细胞和CD3+细胞混合培养6d和14d。以流式细胞计数观测CD34+细胞培养后的分化指标(CD33,CD41,CD71);计数集落形成单位(GM-CFU、BFU-E、GEMM-CFU)分析CD34+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液体共培养后各份CD34+细胞表面分化指标的变化。脐血CD34+细胞分选富集的纯度为(98.70±0.72)%。3d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分化指标无差异(P>0.05);6d的CD33、CD7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4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半固体共培养后CD34+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实验组的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及粒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数低于对照组(P<0.05),而混合细胞集落形成数(GEMM-CFU)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两份脐血的CD34+细胞和CD3+细胞体外混合培养对CD34+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有影响,推测双份脐血间的相互作用可部分地通过CD3+细胞介导。
- 周淼汪健孙自敏刘会兰耿良权王兴兵
- 关键词:CD34+细胞体外共培养分化
- 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植入、移植相关并发症及生存情况.方法 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28例,进展期20例.单份UCBT 10例,双份UCBT18例.清髓性预处理方案26例,减低强度方案2例.环孢素(CsA)联合霉酚酸酯(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26例患者获得稳定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8(+14~+37)d,22例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为+30(+25~+49)d.22例经DNA短串联重复系列动态检测+7~+21 d达全供者嵌合.18例(69%)发生急性GVHD,>Ⅱ度者1例.可评估的22例患者中6例(27%)发生慢性GVHD,均为局限型.18例存活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5(2.5~72.0)个月,3年无病生存率为56.7%.复发2例,死亡10例,其中8例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 UCBT治疗成人高危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双份UCBT的开展可进一步扩大移植的范围.
- 刘会兰孙自敏耿良权王兴兵杨会志韩永胜刘欣朱薇波王祖贻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人恶性血液病
- 骨髓腔内注射双份脐血移植治疗成人白血病临床初探
- 2012年
- 21例行双份非血缘脐血移植(DUCBT)成人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例)采用单份脐血IBMI联合单份脐血静脉输注(IV);对照组(10例)采用传统双份脐血均从静脉输注。观察两组输注副反应和总体疗效。IBMI过程安全耐受性好,全身不良反应明显低于IV(P<0.01)。两组植入率与植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分别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5例和4例,慢性GVHD各1例。两组复发率、2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存活4例患者,其中3例为IBMI份脐血优势植入者。
- 周晨阳孙自敏刘会兰耿良权王兴兵宋闿迪张旭晗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骨髓腔内注射脐血移植造血恢复
- 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植入、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存活情况。方法2000年4月至2009年8月,单中心进行UCBT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50例,其中高危难治性患者39例(78%),中位年龄19岁(3-48岁),中位体重53kg(15~76kg)。进行单份脐血移植24例,双份脐血移植26例。移植前采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45例,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5例。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全部受者按自身的体重计算,输注的脐血总有核细胞数(TNC)中位值为4.0(1.95~16.24)×10^7/kg,其中CD34^+细胞数为2.74(0.67-29.28)×10^5/kg。50例受者中,除1例移植后16d死亡外,可评估的49例中有42例获得稳定造血功能重建,植入率为86%。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和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9d和34d,移植后42d时,中性粒细胞恢复率为86.3%(95%可信区间为0.769-0.957)。移植后120d时,血小板恢复率为72.3%(95%可信区间为0.620~0.821)。在42例植入的受者中,发生急性GVHD20例,其中Ⅲ~Ⅳ度3例(发生率为7.1%)。移植后2年时,慢性GVHD发生率为17.4%。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4--116个月),移植后180d时的总存活率为66.2%(95%可信区间为0.5900.734),1年时的总存活率为57.4%(95%可信区间为0.496-0.652),2年时的总存活率为54.2%(95%可信区间为0.462-0.622)。非疾病进展期行移植的受者,180d时的总存活率为73.2%(95%可信区间为0.659-0.805),1年时的总存活率为66.1%(95%可信区间为0.579-0.743),2年时的总存活率为62.2%(95%可信区间为0.542-0.682)。移植后原发病复发5例,2年累计复发率为16.2%(95%可信区间为0.099-0.225)。�
- 孙自敏方欣臣刘会兰耿良权王兴兵宋闿迪朱薇波王祖贻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脐血干细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