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630307)
- 作品数:19 被引量:71H指数:5
- 相关作者:祝天智黄汝娟张文壕叶佳静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问题及对策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仅仅依靠市场和政府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已经显得明显不足,第三部门的作用正逐渐显现,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实践证明,同"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一样,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志愿失灵"问题。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志愿失灵"主要表现为资金来源不足、慈善供给不足、公众志愿行为不足、存在信任危机等。
- 叶佳静
-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信任危机
- 论农村社会治安面临的难题与对策被引量:2
- 2011年
- 农村社会治安对构建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农村社会治安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趋势,在某些地区成为农民最不满意的问题,甚至到了"养狗却要人看"的地步。治安环境的复杂化,管理主体单一化与单一主体的贫困化,以及管理机制的缺陷是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源。改善农村社会治安应该从改革府际关系、城乡关系以及政府与社会关系入手。
- 祝天智
- 关键词:农村社会治安
- 农村征地型群体性事件的博弈论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农业税的取消和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向农村的推进,改变了土地与乡村各主体的价值关系,导致农村土地博弈激增。农地产权制度和征地制度的缺陷致使激增的土地博弈呈现无序化趋势,由此所产生的矛盾无法有效地、制度化地解决,致使征地型群体性事件频发。由于此类群体性事件中各主体所追求的合法利益与非法利益相互缠绕,所使用的合法手段与非法手段相互混合,决定其处置难度更大。治理此类群体性事件的根本之策在于通过乡村综合改革使土地博弈走向有序化。
- 祝天智
- 关键词: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
- 社会怨忿情绪及其化解被引量:1
- 2012年
- 社会转型期,部分群体中存在着怨忿情绪,并有明显向其他群体扩散的趋势,存在从浅层次向深层弥散型怨忿转变的危险,以极端和暴力方式表达怨忿的案例越来越多。社会怨忿情绪不利于政府政策执行、民众有序政治参与和政治体制改革环境的营造,破坏经济建设环境,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怨忿情绪的产生,既有经济根源,也有政治根源和社会根源。化解怨忿情绪,应加大治本力度,采取综合性措施:着力消除社会转型期诱发怨忿的结构性因素和物质诱因;通过提高公民的效能感,消减其"无能感",消除怨忿情绪产生的主观诱因;构建有效的阻断机制,防止怨忿情绪的扩散;建立怨忿情绪的消融和理性释放机制,不断消解已形成的怨忿情绪。
- 祝天智
- 关键词:化解
-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中的农村征地冲突及其治理被引量:7
- 2013年
- 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型及其引发的张力,是征地冲突频发的宏观背景和深层根源。进一步优化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是加强征地冲突治理的必要条件:加快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由资源提取向公共服务的转变,解决农村政府的"财政饥渴"和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预防征地冲突的根本;加快建立适应市场契约型的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理顺征地利益关系,是减少征地冲突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民主化过程,提高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水平,是提升征地冲突治理效果的必然要求。
- 祝天智
-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关系征地冲突
- 社会管理创新与农村征地型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治理
- 2011年
- 社会管理薄弱是农村征地型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深层根源。农村社会管理薄弱的原因包括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重经济而轻社会的发展模式和农村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等。通过对涉地利益协调与表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城市化、农村应急管理、舆论管理、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可以构建征地性群体性事件的源头预防机制和预警机制,重构其处置机制,打造科学的恢复机制。
- 黄汝娟
-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 土地调控的市场与政府双重失灵及其对策被引量:3
- 2014年
- 土地调控的市场失灵表现为工业用地的低价与低效利用,商住用地价格的扭曲及房地产盲目扩张对土地的隐性浪费,以及政绩工程泛滥对土地的显性浪费。土地调控的政府失灵表现为地方政府违法违规征地普遍存在造成的中央政策失效,小产权房等违法违规用地的治理难题,以及不当限制造成的上亿亩村庄用地被闲置。计划型征地制度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双重失灵的核心原因。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型征地制度,是转变各类用地主体的行为逻辑和解决土地调控双重失灵问题的关键。
- 祝天智
- 关键词:政府失灵
- 论地方政府角色转变与征地制度改革被引量:3
- 2014年
- 地方政府是征地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转变地方政府角色是征地制度改革成功的前提和关键。由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角色缺位、越位与错位同时并存,导致我国土地资源配置出现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各个层面诱发了一系列问题。转变地方政府角色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真正回归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
- 黄汝娟祝天智
- 关键词:政府角色征地制度角色偏差公共服务
- 公正视域的农村征地冲突及其治理被引量:10
- 2013年
- 由于土地产权制度与征地制度改革的非协调性,引发了征地过程中的公正问题,即公正参照系的分歧以及程序公正和实质公正的双重缺失。这些公正问题不仅极易引发冲突,而且使冲突治理陷入困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效治理农村征地冲突,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型征地制度,确立统一公正的征地标准,提高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公正程度,确保征地过程的公正性。
- 祝天智黄汝娟
- 关键词:公正征地冲突
- 农村征地诱发型群体性事件的心理机制研究——从过程与角色相结合角度的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从过程的角度看,征地诱发型群体性事件可以分为酝酿与动员、爆发与高潮、回落与恢复三个阶段;从在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看,所有成员可以分为组织领导者、核心骨干成员和外围普通参与者。本文以过程为纵轴,以角色为横轴,分析了在征地诱发型群体性事件中不同的角色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加强社会心理调适的角度探讨了治理征地诱发型群体性事件应采取的对策。
- 祝天智
-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角色心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