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70056)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笑川杨萌芽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科技学院河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租界、城市化、地方自治与近代上海行政区划的变动——民初“闸北区域问题”初探被引量:2
- 2011年
- 近代上海的闸北城区处于上海、宝山交界地带,在辛亥革命以后的地方自治运动中,此地设立了"闸北市",1927年"闸北市"成为上海市政府下辖的一个行政区。在民国初年的上海,"闸北区域问题"曾引起广泛争论。透过这场争论可以看出,闸北独立行政区域的形成是租界设立、城市化发展和地方自治运动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租界的存在为之提供了基础,城市化发展为之提供了条件,地方自治运动为之提供了动力。闸北"区域问题"凸显了制约近代上海行政区划变动的主要因素。
- 张笑川
- 关键词:行政区划
- 严复与“同光体”成员的交往被引量:1
- 2011年
- 严复与"同光体"成员关系密切,他与郑孝胥的交往长达数十年,与陈三立相见较晚但惺惺相惜。严复诗风亦受"同光体"影响,可谓宋诗派外围成员。在政治思想、文学思想上,严复与"同光体"成员也多有契合之处。从严复和郑孝胥、陈三立等"同光体"成员的交往亦可窥见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过程中近代士大夫的分化情况。
- 杨萌芽
- 关键词:郑孝胥陈三立同光体
- 《慎宜轩日记》所见清末民初士人的心性修养与健康维护被引量:5
- 2012年
- 从《慎宜轩日记》可见,在晚清桐城世家中,理学修养功夫依然得以传衍,包括行"功过格"、静坐、记日记和传观日记、读名儒语录等。作者姚永概以理学功夫克制自身"易怒"之性格并反省名儒语录以保持内心之平静,逢家庭重大变故之时,则诵佛经,以克制烦躁、保持内心平静,这些行为显示出理学与佛教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姚氏对于日常身体健康甚为重视,随时归纳和总结"养生之道"。姚氏家族周围中医众多,家中备有民间流行的医书,遇小病则查医书自治,同时,亦开始购买和阅读西医书籍,并入西医院求医。姚氏医疗行为显示,清末民初时期西医正逐渐深入中国社会,但同时中医亦有市场,当时的士人更多的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医疗处所。
- 张笑川
- 关键词:心性修养
- 郑孝胥在上海的遗老生活(1911—1931)——以《郑孝胥日记》为中心被引量:1
- 2012年
- 郑孝胥(1860-1938)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辛亥革命以前的主张维新的政治活动家时期、辛亥以后至1931年的上海遗老时期和1932年至1938牟任职伪满洲国时期。本文以《郑孝胥日记》为中心,梳理郑孝胥辛亥以后至1931年在上海的20年遗老生活。从《日记》可见,辛亥后郑孝胥在经历8个月的蛰伏生活后,广泛参与了上海遗老圈的众多活动。他一方面通过任职商务印书馆,卖字,投资实业、地产、股票、国债等经营活动,获得优越的经济基础。一方面通过组织读经会,参与一元会、消寒会等遗老组织,成为上海遗老圈中的重要人物。郑孝胥在上海的遗老生活,既体现了上海遗老圈的共同特征,也展现了郑孝胥的个性。海上遗老时期的所思所想,为我们理解其1932年后的道路选择提供了线索。
- 张笑川
- 关键词:郑孝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