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4CB18301)

作品数:5 被引量:104H指数:3
相关作者:谈哲敏廖捷伍荣生方娟王元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暴雨
  • 2篇值模拟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对流
  • 1篇中尺度对流系...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特大暴雨
  • 1篇特大暴雨过程
  • 1篇统计分析
  • 1篇热低压
  • 1篇斜压
  • 1篇斜压波
  • 1篇梅雨
  • 1篇梅雨锋
  • 1篇高影响天气
  • 1篇惯性力
  • 1篇非绝热
  • 1篇非绝热加热
  • 1篇锋生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3篇谈哲敏
  • 1篇方娟
  • 1篇熊方
  • 1篇王元
  • 1篇伍荣生
  • 1篇张熠
  • 1篇廖捷

传媒

  • 2篇气象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Advanc...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典型高影响天气系统之西南热低压研究Ⅰ--统计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把我国西南地区春季出现的热低压分为本地生成型热低压和北方移入型热低压两种类型,定义了热低压的位置指数和强度指数,并以此讨论两种类型热低压的时空分布特征,对西南热低压进行定量描述以及研究其形成规律和机理,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热低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较少移动;春季我国西南地区近1/4时间受热低压影响,4月份热低压出现频率最高,而5月份的热低压最强,热低压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且其强度有逐年增强的趋势。热低压主要形成于地形鞍型场附近,是导致我国西南地区春季高温天气和贵州春季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70%的热低压天气过程会带来35℃以上的高温天气,在贵州分别有69%、50%的热低压在填塞过程中会产生大雨、暴雨以上的降水。
熊方王元
关键词:高影响天气热低压高温天气暴雨
地表拖曳对斜压波地面锋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利用三维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模拟了干湿大气条件中纬度典型斜压波及其锋面系统的生成与演变过程,重点讨论地表拖曳对干、湿大气中地面锋结构、锋生过程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干大气中,地表拖曳力对地面锋锋生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是锋消作用,主要体现在地表拖曳力减慢地面锋锋生、地面斜压波系统发展;另一方面,地表拖曳力导致强的非地转流形成,从而延长了冷锋锋生过程维持时间,有利于冷锋强度增大.同时地表拖曳力可以造成边界层内锋面近乎垂直于地面,导致锋前垂直运动增强,这些结果进一步推广了谈哲敏和伍荣生的理论结果.在湿大气中,地表拖曳过程对锋面雨带分布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地表拖曳力可减缓对流上升,从而导致地表能量的耗散减缓.当大气低层湿度较小时,对流不是很强,地表拖曳力可减缓地表水汽、能量的迅速耗散,且在锋后边界层中产生摩擦辐合上升区,这些上升区可逐渐东移到冷锋前,补偿了锋前上升带的强度,有利于冷锋降水的维持.当大气低层湿度场很强时,对流发展比较旺盛,此时地表拖曳对低层水汽与能量的束缚作用相对较弱,相应地表拖曳对锋面及其降水系统影响较小.
张熠谈哲敏
关键词:斜压波锋生非绝热加热
The Adaptive Wavelet Colloc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ront Simulation
2010年
The adaptive wavelet collocation method (AWCM) is a variable grid technology for solvi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DEs) with high singularities. Based on interpolating wavelets, the AWCM adapts the grid so that a higher resolution is automatically attributed to domain regions with high singularities. Accuracy problems with the AWCM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in this paper problems of efficiency with the AWCM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rough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nonlinear advection equation whose analytic solution is easily obtained. A simple and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AWCM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studying the maximum errors at the moment of frontogenesis of the 1D nonlinear advection equation with different initial values and a comparison with th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DM) on a uniform grid, the AWCM shows good potential for modeling the front efficiently. The AWCM is also applied to a two-dimensional (2D) unbalanced frontogenesis model in its first attempt a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meteorological front. Som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bout the model are revealed by the new scheme.
黄文誉伍荣生方娟
关键词:EFFICIENCY
Ekman边界层动力学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大气边界层及其与自由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是经典Ekman理论所不能描述的,因此,发展中等复杂程度(介于完全模式与经典Ekman模型之间)的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模式,简称中间模式,对人们从理论上认识大气边界层动力学过程的非线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几个中间边界层模型:地转动量近似边界层模型、Ekman动量近似边界层模型以及弱非线性边界层模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阐述了Ekman层主要动力学特征。通过分析上述各模型的理论框架,揭示了各模型的物理意义及其在描述Ekman边界层基本动力特征上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指出尽管在细节定量描述上有差异,但各中间模型对Ekman层动力学特征的定性描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于这些Ekman边界层近似理论模型的进一步应用问题,主要回顾和总结了利用上述模型探讨地形边界层结构、大气锋生过程、低层锋面结构和环流以及边界层日变化、低空急流形成等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并对这些研究所揭示的Ekman层动力学特征及其对自由大气低层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Ekman边界层近似模型可以较好地揭示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特征,在大气边界层动力学及其与自由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另外,还对目前Ekman边界层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谈哲敏方娟伍荣生
关键词:大气边界层大气动力学数值模拟惯性力
一次梅雨锋特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作用被引量:70
2005年
2003年7月4~5日在江淮地区沿梅雨锋有一系列中尺度对流系统相继生成和强烈发展,导致了江淮地区特大暴雨的形成.该研究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这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对这次特大暴雨过程的影响作用.在这次特大暴雨过程中,位于梅雨锋北侧的东北-西南走向深厚、稳定的短波槽系统与槽前从西南移来的低涡系统相配合,加强了位于梅雨锋北侧的反气旋性扰动发展,从而导致梅雨锋北侧反气旋性涡旋的形成.该类反气旋性涡旋形成对江淮切变线的加强与维持起重要作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潜热释放首先导致梅雨锋低层切变线上的中尺度对流性涡旋(MCV)的形成,而中尺度对流性涡旋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切变线上的低层辐合,中尺度对流性涡旋消亡后,在切变线上形成低涡.梅雨锋附近主要存在4种不同垂直环流,它在降水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结构、配置与动力学作用.其中跨锋面、高层非地转两支垂直环流对锋区的对流扰动发展和暴雨形成最为重要,而降水发展可以调整锋区垂直环流的结构、配置,随降水的减弱,梅雨锋区的不同垂直环流系统又重新恢复到先前结构.梅雨锋上不同尺度、高度的天气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这些垂直环流系统调整实现.
廖捷谈哲敏
关键词:梅雨锋特大暴雨数值模拟中尺度对流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