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38)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鸣野孙竹李志国马宏尚永庆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OPEC剩余产能与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短期波动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2007-2011年间OPEC原油剩余产能对原油期货短期价格的冲击性影响并不显著。原因是,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增强,实体经济变动信息可迅速在市场价格变动中得到反映,投机运作的机会减少;另外,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金融危机深化的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投机活动受到抑制。因此,原油短期价格虽然受到原油剩余产能、美元汇价、投机资金规模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但油价最终将恢复到实体经济供求所决定的均衡水平上。
- 孙竹李志国
- 关键词:原油期货价格投机
- 国际油气资源合作的讨价还价博弈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在中国的对外油气资源合作过程中,价格谈判是利用海外油气资源的前提,谈判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切身利益,因而讨价还价必不可少。讨价还价是合作博弈理论的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交易双方对价格的谈判,以期达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其实质是参与双方对特定利益的分割分配。谈判破裂点是讨价还价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讨价还价双方的态度和结果产生影响,至少博弈方不可能接受低于破裂点利益时的分配。我们基于讨价还价理论,建立资源需求方和资源供给方的价格谈判模型,分析价格背后隐藏的既定利益分配规律,寻找影响双方合作的关键因素,对其进行情景分析,为我国成功利用海外油气资源寻找切实可行的对策。
- 梁峰尚永庆邓雯婷
- 关键词:合作博弈讨价还价
- 北非政局对中国国际石油合作的影响与对策被引量:1
- 2011年
- 近期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使全球石油政治风险变数陡增,更给正在积极寻求国际石油合作的中国企业提出了紧迫的石油政治风险研究课题。本文采用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分析方法,结合北非局势的最新变化,以北非地区的利比亚、苏丹、阿尔及利亚三国为重点,分别分析了这些石油资源国政局动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结了三国政局动乱给中国石油合作造成的影响及其深层原因,提出了在北非地区开展国际石油合作规避政治风险的对策建议。
- 马宏
- 关键词:政局动荡国际石油合作政治风险
- “中间地带”:和谐世界的枢纽被引量:10
- 2010年
- 地缘政治学说发端于西方国家对地区和全球权力的争夺。在这种学说的发展过程中,著名的地缘政治学者麦金德提出了"心脏地带"理论,斯皮克曼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其间还有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生存空间"理论。在西方大国眼中,上述地区都是各自在世界权力竞技场中获得主动地位所必须加以控制的地区,从而导致了大国之间激烈的和长期的地缘政治斗争,世界性的战争和不稳定多由此而生。在笔者看来,这些或在地理上处在大国之间,或在政治上处在大国的强烈关注之下的"被争夺"地区应被称为"中间地带"。"中间地带"是国际政治中的力量凹陷地区,其产生的原因、展示出来的特征以及呈现出的意义都对认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内在本质具有独特的重要性。
- 王鸣野
- 关键词: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