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K2007-7BZ2008-9BZ2009-15)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吴杨平姚国兴陈爱华沈和定张志伟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文蛤
  • 1篇地理群体
  • 1篇形态性状
  • 1篇性状
  • 1篇体重
  • 1篇通径
  • 1篇通径分析
  • 1篇活体重
  • 1篇贝壳

机构

  • 2篇江苏省海洋水...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陈爱华
  • 2篇姚国兴
  • 2篇吴杨平
  • 1篇沈和定
  • 1篇吴建平
  • 1篇张志伟

传媒

  • 2篇海洋渔业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丽文蛤与文蛤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对丽文蛤和文蛤的可量性状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比较了两者的形态差异。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丽文蛤与文蛤在10个比例性状中存在着7—8个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文蛤不同地理群体为一组,丽文蛤为另一组。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26.70%、17.04%、13.82%和10.40%,累计贡献率为67.95%。第一主成分主要受檐面长/壳长、小月面长/壳长的影响。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丽文蛤与文蛤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显著(P〈0.05)。建立了5个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为69.51%一98.75%,P2为76.67%~95.18%,综合判别率为82.80%。
陈爱华吴杨平姚国兴张志伟吴建平
关键词:文蛤
文蛤贝壳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随机抽取中国沿海文蛤292个,分别测其壳长(X1)、壳宽(X2)、壳高(X3)、韧带长(X4)、楯面长(X5)、楯面宽(X6)、小月面长(X7)、前端到腹缘(X8)、后端到腹缘(X9)及活体重(Y)等形态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讨论了贝壳各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文蛤的壳长、壳宽、壳高、韧带长、楯面长、楯面宽、小月面长、前端到腹缘、后端到腹缘与活体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壳长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通径系数为P1=0.345(P<0.05);壳宽(P2=0.210)(P<0.01)、韧带长(P4=0.129)(P<0.01)、小月面长(P7=0.079)(P<0.05)对活体重直接影响亦较大。决定系数∑d=0.917>0.850,说明文蛤形态性状是影响活体重的重点性状。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壳长、壳宽、韧带长和小月面长与活体重极显著相关(P<0.01),其最优理想回归方程为:Y=1.157X1+0.894X2+0.929X4+0.523X7-69.553。实验结果认为,在文蛤选择育种中,壳长、壳宽、韧带长和小月面长是重要的甄别性状。
吴杨平陈爱华姚国兴沈和定
关键词:文蛤形态性状通径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