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 作品数:22,209 被引量:180,289H指数:105
- 相关作者:李建东李越峰乔学光杨炳儒贾振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年份
- 18篇2023
- 42篇2022
- 53篇2021
- 67篇2020
- 86篇2019
- 157篇2018
- 236篇2017
- 412篇2016
- 585篇2015
- 826篇2014
- 1,027篇2013
- 1,152篇2012
- 1,520篇2011
- 1,893篇2010
- 2,224篇2009
- 2,235篇2008
- 2,396篇2007
- 2,270篇2006
- 2,404篇2005
- 1,933篇2004
- 脉冲激光沉积钛膜的工艺与机理的研究
- 金刚石膜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它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高热导率、高透光率、低介电常数和宽禁带等性质。在不锈钢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能兼顾不锈钢的坚韧性和金刚石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钢基...
- 周小荣
- 关键词:金刚石薄膜过渡层脉冲激光沉积表面形貌
- 文献传递
- 双连杆柔性机械臂的主动控制研究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柔性构件在工程机构中大量使用。另外,机构运行速度加快,运行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构成所谓的柔性多体动力学系统或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柔性机械臂是这类系统的典型代表之一。柔性机械臂在作大范围刚体运动的...
- 杜欣
- 关键词:柔性机械臂压电材料
- 文献传递
- 牦牛胃溶菌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活性分析
- 溶菌酶是动物体内十分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参与多种免疫防护反应,具有杀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减轻炎症等多种功效,有着潜在的研究价值和商业前景,本实验室首次对牦牛胃溶菌酶基因进行了真核表达研究.参照GeneBank中牦...
- 任洪辉王永江明锋骆美蓉张林朱小翌李建波
- 关键词:毕赤酵母分泌表达
- 湖北省直翅目和螳螂目昆虫体内寄生卵索属线虫(Ovomermis sp.)调查初报
- 2007年和2008年6~7月,在湖北省广水市大贵寺国家森林公园直翅目(Orthoptera)和螳螂目(Mantodea)共9科10种1000多只昆虫体内解剖得到51条线虫,对比国内外已报道的寄生于直翅目的11种索科线虫...
- 何芳刘卉赵娜娜李神斌王伟娜王国秀
- 关键词:直翅目螳螂目生物防治
- 文献传递
- 环境-致癌过程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及其单体型的功能分析
- 背景:目的基因非编码区存在的遗传变异(genovariants)可通过影响转录因子或与靶向序列的结合,对目的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起调控作用,特别是调控区基因多态性(regulatory polymorphisms)的功能学作...
- 林忠宁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单体型功能分析致癌作用
- 文献传递
- 和田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地荒漠化过程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和田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带,风动力是该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植被是该区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决定因子。本文根据风洞试验的结果,探讨了和田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地荒漠化的正过程。指出该区的土地荒漠化是在南疆气候变异以及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大环境下发生的;同时,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又有特定的内涵:以天然绿洲的土地退化为本质;人类活动加速了这一过程。该区域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其物理学驱动机制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根据土地荒漠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其划分为荒漠河岸林衰退期、灌丛沙堆稳定发展期、灌丛沙堆活化-荒漠化发展期。
- 孙秋梅李志忠武胜利肖晨曦
- 关键词:土地荒漠化风洞试验绿洲荒漠过渡带
-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用于肌肽类生物活性肽的分离检测
- 2004年
- 肌肽类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含组氨酸的二肽,广泛分布在脊椎动物体的骨骼肌以及神经组织中,具有抗氧化及保持生物体酸碱平衡等重要生物学功能.生物体液中这类物质的含量大小可以作为临床上诊断某些代谢疾病的依据[1,2].本文以3-(4-羰基苯甲酰基)-喹啉-2-羰醛(CBQCA)为柱前衍生试剂,对肌肽(Car)、鹅肌肽(Ans)和高肌肽(Hcar)进行了柱前衍生,建立了高效、灵敏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
- 黄颖段建平陈红青蒋秀燕陈国南
-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
- 光栅投影三维测量的原理及关键技术分析被引量:21
- 2001年
- 针对光栅投影三维测量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综述 ,并就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对测量中的关键技术 ,如相位测量、解相位、面形连续性、数据配准和拼接等进行了分析 。
- 牛小兵林玉池赵美蓉洪昕程冬梅
- 关键词:光栅投影三维面形测量相位测量
- 不同胎次及产奶月份甘南黑牦牛乳常规营养成分比较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选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30头雌黑牦牛,分夏季牧场(麻木索那牧场)和冬季牧场(沙冒牧场)采样,分别测定了不同胎次和产奶月份黑牦牛乳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固形物和灰分),研究了甘南黑牦牛乳营养成分随胎次及产奶月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胎次间黑牦牛乳常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产奶月份黑牦牛乳的常规营养成分差异显著(P<0.05).
- 马作霖甘伯中乔海军梁琪张卫兵米兰
- 关键词:胎次营养成分
- 宏微观缺陷对岩体力学特性影响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对岩体内普遍存在的宏、微观两类不同尺度缺陷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宏观缺陷是指宏观的节理、裂隙等不连续面,可通过预制的方法来实现,而微观缺陷是指微裂纹、微孔洞等,可通过改变试件密度来实现。结果表明:微观缺陷相同而宏观缺陷不同的岩体,其破坏模式及强度主要受宏观缺陷的控制,对所采用的试件而言,主要受节理倾角控制,当节理倾角较小时,主要发生沿轴向的张拉破坏,且强度较高,反之则主要发生沿节理面剪切破坏,且强度较低。而对于微观缺陷不同而宏观缺陷相同的岩体,其破坏模式及强度虽然主要受宏观缺陷控制,但是微观缺陷却影响着其局部破坏模式,如对于含30°节理的试件而言,在微观缺陷较小时,基本上发生沿节理面的剪切破坏,而随着微观缺陷的增加,则同时伴有节理面上下两部分岩块的张拉破坏出现,且试件峰值强度逐渐下降。因此研究认为,试件力学性质同时受到宏、微观缺陷的共同影响,且二者之间还可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 刘红岩吕淑然邢闯锋刘冶张吉宏
- 关键词:岩体单轴压缩试验破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