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3A610043)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彭文飞束学道沈法孙宝寿张建华更多>>
-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大口径宽幅薄壁环形件径轴向热辗扩应变场数值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建立大口径宽幅薄壁环形件径轴向热辗扩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在不同驱动辊半径、芯辊半径和锥辊锥角下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不同轧辊尺寸下成形环件应变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模拟轧辊尺寸范围内,随着驱动辊半径增大,应变场分布均匀性减小;随芯辊半径和锥辊锥角的增大,应变场分布均匀性增大。驱动辊尺寸对环件应变场的影响最大,锥辊锥角影响次之,芯辊尺寸影响最小。研究结果为实际生产中轧辊尺寸的选取和优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
- 张建华彭文飞沈法束学道孙宝寿
- 关键词:大口径应变场有限元
- 多楔楔横轧42CrMo4大型空心长轴类零件分析(英文)被引量:6
- 2016年
- 大型厚壁空心长轴类零件是工业装备中的关键零部件,本研究采用多楔楔横轧成形该类零件。首先,推导多楔楔横轧长轴空心件的侧楔偏转角公式,为多楔楔横轧模具的设计奠定了基础。然后,研究展宽角对单楔楔横轧厚壁空心件的影响规律,发现相对于轧制小直径空心轴,展宽角的选择范围可以扩大,内孔椭圆度也能得到控制。同时发现模具的顶面脱空也能控制内孔椭圆度。最后,建立双楔楔横轧轧制大型厚壁空心长轴类零件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成形过程,监测对称面的内孔椭圆度,有限元计算的内孔椭圆度为4.98%,轧制实验值为5.56%。结果表明:双楔楔横轧大型厚壁空心长轴类零件是可行的。
- 彭文飞郑书华邱亦睿束学道湛利华
- 高铁螺纹道钉钢TD16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高铁螺纹道钉钢TD16进行热压缩变形实验,探索该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的热塑性变形行为。研究温度与应变速率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影响规律,结合显微组织分析,阐明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低应变速率下,流变应力峰值较明显,具有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在较高应变速率下,峰值应力不明显,流变应力曲线属于动态回复型,未发生动态再结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高铁螺纹道钉钢TD16在实验条件范围内的峰值流变应力本构关系的数学模型。所建立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为7.03%,可以用该本构方程来预测高铁螺纹道钉钢TD16的高温流变行为。
- 彭文飞张建华余文静孙宝寿沈法束学道
- 关键词:流变应力显微组织
- 楔横轧非对称轴类件轴向窜动量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建立了非对称楔横轧有限元模型,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法设计模拟工况,回归出轴向窜动量公式,经检验轴向窜动量回归公式高度显著,实验验证了部分模拟工况,表明回归公式具有良好的预报性;依据回归方程,研究了成形角差、展宽角差、断面收缩率差等工艺参数对轴向窜动量的影响,获得了轴向窜动量的影响主次因素以及减小轴向窜动量的工艺参数选取原则。
- 彭文飞祁勇沈法束学道张康生
- 关键词:楔横轧工艺参数
- 复杂螺旋回转体板式楔横轧应力分析
- 2015年
- 基于DEFORM-3D的有限元软件,模拟螺旋回转体的板式楔横轧成形过程,发现轧制单线螺纹回转体在横截面处只有1个变形区,纵截面有2个变形区.同时,揭示了轧件成形过程中起楔段和展宽段的应力分布及变化规律.
- 余文静彭文飞沈法束学道祈勇
- 关键词:应力
- 高铁螺纹道钉板式楔横轧轧制成形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高铁螺纹道钉在铁路扣件系统起重要作用,在高速列车的行进过程中,承受巨大的冲击力。高铁螺纹道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铁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对高铁螺纹道钉的性能要求更为苛刻。采用有限元法,对高铁螺纹道钉的轧制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其成形过程和应变特征分析得到了高铁螺纹道钉板式楔横轧轧制成形是可行的结论。研究结果为控制高铁螺纹道钉的综合力学性能及成形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 焦思佳彭文飞束学道孙宝寿
- 关键词:楔横轧
- 楔横轧同种材料层合轴的展宽段应力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中空结构轴类件具有显著减轻轴重的优势,但其成形制造困难。文章提出楔横轧层合轴的思路,应用DEFORM-3D软件对楔横轧同种材料层合轴和单层轴的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了双层同种材料层合轴及单层材料轴在展宽段的变形特征及应力分布规律的特点。通过对比两种轴的应力分布,总结出层合轴应力分布的形成原因,以及应力分布场对轧制实验中同种材料结合理论的指导意义。通过实验,验证了楔横轧同种材料层合轴的可行性,为楔横轧轧制同种或异种层合轴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文萍彭文飞束学道孙宝寿
- 关键词:楔横轧应力分析
- 基于应力应变的楔横轧层合轴分界面结合机理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在相同工艺参数下,通过有限元ANSYS/LS-DYNA模拟,得到楔横轧层合轴和单层轴相同位置跟踪点处的最大横向应力、平均应力、最大剪应力和最大剪应变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应力应变,得出了层合轴分界面处的应力应变特点,阐释了层合轴分界面处的结合机理,这能为改善层合轴分界面处的结合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 张建华彭文飞沈法束学道刘文萍
- 关键词:楔横轧应力应变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