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308085MH136)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高贵珍单玲玲吴超段红曹稳根更多>>
- 相关机构:宿州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硫酸化茯苓多糖对帕金森模型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考察硫酸化茯苓多糖(S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MPTP注射ICR小鼠制备帕金森病(PD)模型。将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MPTP组和SP治疗组(50,100,150 mg/kg),腹腔注射给药。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纹状体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和抗超氧阴离子活力以及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P治疗组小鼠纹状体GSH-Px、SOD、CAT、LDH活性及抗超氧阴离子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升高,H_2O_2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海马区神经元排列密集有序,细胞间隙减小,神经元细胞形态结构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SP对MPTP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潜在机制可能是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 高贵珍吴超单玲玲薛宏宇方雪梅
- 关键词:帕金森模型纹状体抗氧化
- 靶向性荧光探针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2013年
- 选用E1/E3缺失型腺病毒作为靶向探针的载体,用化学修饰法将叶酸共价偶联腺病毒衣壳蛋白以提高探针的靶向性,用荧光染料罗丹明B偶联叶酸修饰的腺病毒,制备叶酸-腺病毒-RB探针,在体外研究此探针的毒性和靶向性。用近红外荧光染料ICG共价结合叶酸修饰的腺病毒,合成叶酸-腺病毒-ICG探针,使用近红外成像技术在位实时监测探针在体内的靶向性。实验结果证明叶酸-腺病毒-RB和叶酸-腺病毒-近红外探针对正细胞毒性较小,对早期乳腺癌细胞/组织具有较好的靶向性。
- 单玲玲高贵珍段红顾月清
- 关键词:叶酸腺病毒荧光染料靶向
- 紫杉醇前药的合成及其对肿瘤细胞活性抑制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选用肿瘤细胞生长过程中的必需氨基酸——谷氨酸,作为修饰紫杉醇的Linker,并用FITC标记谷氨酸-紫杉醇,对紫杉醇前药进行结构鉴定、释药动力学曲线、毒性和细胞摄取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紫杉醇原药相比谷氨酸-紫杉醇可提高其水溶性,并具有较好的释药动力学曲线,对乳腺癌MDA-MB-231具有良好的药效,为进一步合成具有靶向性紫杉醇前药打好基础。
- 单玲玲高贵珍曹稳根段红
- 关键词:紫杉醇乳腺癌细胞摄取
- 靶向抗肿瘤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与表征
- 2014年
- 紫杉醇作为抗恶性肿瘤临床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紫杉醇具有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生物利用度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实验将多种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受体的转铁蛋白作为药物传递系统"导向基团",以精氨酸为连接转铁蛋白与紫杉醇药物的Linker,并用荧光染料FITC标记紫杉醇前药,制备荧光标记的转铁蛋白-精氨酸-紫杉醇靶向传递系统(Tf-FITC-Arg-PTX),采用TLC示踪,LC-MS分子量鉴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及SDS电泳进行表征,并用LPSA对制备的药物传递系统进行粒径大小的考察,实验结果证明已成功制备荧光标记的靶向抗肿瘤药物传递系统,且转铁蛋白在修饰前后其粒径大小没有明显的变化。
- 单玲玲高贵珍曹稳根吴超陈红玲
- 关键词:转铁蛋白紫杉醇荧光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