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W011)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何小平马林刚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政事
  • 1篇儒家
  • 1篇诗教
  • 1篇诗教传统
  • 1篇民族志
  • 1篇民族志书写

机构

  • 1篇吉首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篇何小平
  • 1篇马林刚

传媒

  • 1篇求索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儒家诗教传统下的政事诗
2013年
政事诗是集中反映朝廷统治、政治制度,评论国家时局,表现文人关怀民生、社稷的诗歌。有关政事的文学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献,经由各朝代的发展,同时在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儒家诗论教化下,诗人将诗文创作作为表达个人政治关怀、揭露社会政治现实的有力武器。从最初的歌功颂德到怨刺、讽喻,再到诗文干政,政事诗伴随王朝兴废一直存在并发展,成为中国诗歌占比重比较大的一类。政事诗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马林刚
论沈从文的民族志书写被引量:9
2012年
沈从文文学创作和文化书写活动的文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达文化思考的文学文本,二是用文学手段写成的文化文本,即民族志文本;二者共同指向对湘西及现代都市的文化思考,两类文本都具有比较鲜明的民族志特征。沈从文民族志书写特征的形成原因在于其在跨文化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相对主义文化思想以及与文化的内外部视域的结合,这是沈从文在表达活动中自觉地进行文体实验的必然结果。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民族志特征与民族志写作中的诗学特征的结合是沈从文文化思想、审美思想与艺术思想及其表达在中国现代独立特行的重要原因。
何小平
关键词:民族志书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