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9013)
-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蓝惠兰陈瀚熙谭杏飞梁大连张秀浓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吸机管道使用时间对呼吸道细菌定植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呼吸机管道使用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细菌定植的影响,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机械通气时间超过336h的患者30例,分别于上机72h、168h、240h、336h采集患者咽喉部、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咽喉部细菌定植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次为杂菌;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及真菌。呼吸机管道使用不同时间段呼吸道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随着呼吸机管道使用时间的延长,咽喉部及下呼吸道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增加。需依据患者使用的呼吸机管道类型、湿化类型、管道污染情况及基础疾病等选择最佳的呼吸机管道更换时机。
- 陈瀚熙蓝惠兰刘沛珍陈皎巫红梅董晓燕
- 关键词:呼吸机管道机械通气呼吸道细菌定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更换频率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与管道细菌污染的关系和适当的更换频率。方法选择综合医院内综合ICU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机械通气超过336h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上机当时、上机后3,7,10,14d进行采样,对患者的下呼吸道、呼吸机管道的送气端、湿化灌内湿化液进行采样。比较不同时点呼吸道和呼吸机管路致病菌的检出情况。结果机械通气时间为3,7d时下呼吸道、呼吸机吸入管路致病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至10,14d,下呼吸道细菌定植数量随时间延长而有所增加,不同采样时间的致病菌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而呼吸机吸入管道不同采样时间的致病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机管道的细菌量不随着呼吸机管道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呼吸机管道的更换频率相关性不大。对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患者,建议约14d更换呼吸机管道1次,既能降低细菌污染,防止VAP的发生,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成本耗费。
- 黄碧灵蓝惠兰陈瀚熙谭杏飞
- 关键词:细菌定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管道机械通气
- 应用密闭式双加热丝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细菌培养分析被引量:27
- 2010年
- 目的分析密闭式双加热丝式呼吸机湿化管道对呼吸道及呼吸机管道细菌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30例,在ICU建立人工气道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丝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机械通气336h以上的患者,分别于上机1h、72h、168h、240h、336h采样;采样部位分别为患者的咽峡部、下呼吸道、呼吸机管道送气端、湿化罐湿化液;对采样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菌落数与细菌培养阳性率,观察不同部位,不同时间段实验室检查及细菌学变化。结果呼吸道与呼吸机管道细菌定植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57.50%。呼吸机管道与呼吸道定植菌具有同源性;呼吸道不同采样时间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呼吸机管道相同部位不同采样时间的细菌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延长呼吸机湿化罐使用时间湿化罐内湿化液细菌无增加。结论延长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丝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至336h,呼吸道及呼吸机管道系统细菌随时间增加差异无显著性;持续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双加热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的湿化罐及湿化液336h内无需更换。
- 蓝惠兰陈瀚熙谭杏飞张秀浓梁大连王媚
- 关键词:细菌定植呼吸机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