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10600)
- 作品数:36 被引量:302H指数:11
- 相关作者:王冰李先宽唐晓敏杨全张春荣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广东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黄土半干旱区柴胡低耗高效优化施肥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为黄土半干旱区寻找柴胡栽培高效低耗施肥方案,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氮、磷、钾3种肥料与柴胡根产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对于柴胡根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磷肥>钾肥>氮肥,其中在试验施肥范围内氮肥和磷肥存在最佳施肥量,而钾肥未达到最佳施肥量。磷肥和钾肥间存在互作效应,高产出现在高磷高钾情况下,最大产量可达700kg/hm2。寻优结果表明,柴胡经济产量在600kg/hm2以上,纯收入在22500元/hm2元以上,95%的置信区间下,优化施肥量为:尿素,150.90~209.14kg/hm2;过磷酸钙,753.38~933.05kg/hm2;硫酸钾,190.96~255.62kg/hm2。氮磷钾施肥量与柴胡产量有紧密的联系;在黄土高原区,需施高钾已达到产量最高。
- 武鹏慧王玉庆秦雪梅石凯马宏飞
- 关键词:柴胡根冠比效应函数
- 鼓槌石斛的资源现状与保护利用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调查鼓槌石斛野生及栽培资源现状,为鼓槌石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对策。方法:查阅文献,走访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由于过度采挖和生态环境的变化,鼓槌石斛野生资源破坏严重。鼓槌石斛人工栽培已经初具规模,以普洱地区面积最大。采收主要部位由老茎转变为鲜花,随着鲜花产品的开发利用,市场前景较好。结论:建议加大保护野生鼓槌石斛资源的力度,提高人工栽培鼓槌石斛质量。
- 唐玲李戈唐德英王艳芳肖苏萍
- 关键词:鼓槌石斛资源调查
- 条叶龙胆药材资源变化及未来发展建议被引量:19
- 2011年
- 从本草记载开始阐述了龙胆药材4种基源植物中质量最优的条叶龙胆资源的变化。条叶龙胆野生资源的开发是按由南到北的顺序进行的。我国东北地区条叶龙胆的开发较晚,但由于龙胆的生物学特性及草原破坏等多种原因,在几十年的时间内野生资源便遭到了严重破坏。目前野生资源接近枯竭,栽培严重滞后,致使这一优质龙胆药材市场占有率不断降低。条叶龙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栽培为主,而育种、栽培技术等与高产密切相关的措施的优化与推广等问题急需解决。
- 孟祥才孙晖韩莹王喜军李国良朱刚杨宗龙
- 关键词:历史沿革栽培
- 基于GC-MS代谢组学技术的狭叶柴胡解热作用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狭叶柴胡的解热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狭叶柴胡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生药40、20、10 g/kg)组、阿司匹林(100 mg/kg)阳性对照组,干酵母诱导SD大鼠发热后分2次给药。造模后5~10 h每隔1 h观察大鼠的体温变化;采集造模后10 h大鼠血浆,进行GC-MS代谢组学分析,并寻找发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阿司匹林具有很好的解热效果,在给药2 h后体温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剂量的狭叶柴胡提取物使发热大鼠的体温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解热作用与剂量相关;高剂量组起效较快,在第1次给药后1 h即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组在第2次给药后1 h效果最好,体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大鼠体温在各个时间点与模型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体温曲线波动较大,表明药物在该剂量虽可干预体温的升高,但未产生明显效果。通过代谢组学技术指认了与发热相关的17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且不同剂量狭叶柴胡提取物均能调节这些标志物的改变。结论狭叶柴胡具有良好的解热作用且与剂量相关,其可能从酶抑制、神经递质、糖脂代谢、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等多层面协同发挥作用,具有多靶点性。
- 王东琴李晓伟张福生邢婕李震宇秦雪梅
- 关键词:狭叶柴胡解热气相色谱-质谱代谢组学
- HPLC测定全国不同产地及进口决明子大黄酚与橙黄决明素含量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对全国决明子资源调查采集到的决明子对口药材和商品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对大黄酚和橙黄决明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对口药材和商品药材有约60%的样品达不到《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测定标准要求,进口决明子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结论应该加强决明子药材的市场监管,杜绝劣质药材流入我国,大力发展规范化种植及良种选育,保证决明子药材质量。
- 闫婕卫莹芳胡慧玲付小凤
- 关键词:决明子进口药材橙黄决明素大黄酚HPLC
- 五味子红色素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研究五味子红色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维生素C(VC)和维生素E(VE)作为阳性对照品,通过测定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研究五味子红色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五味子红色素清除3种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清除DPPH.能力(27.95 mg.L-1)、清除.OH能力(98.03 mg.L-1)、清除O2-.能力(154.270 mg.L-1),其清除自由基能力与VC相差不大,远强于VE。结论:五味子红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成明显的量效关系。
- 何华李先宽丁璞宋新陈婷王冰
- 关键词:自由基抗氧化活性维生素C维生素E
- 氮磷钾配施对广金钱草生长和夏佛塔苷含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研究氮、磷、钾配施对广金钱草药材生长及夏佛塔苷含量的影响,为广金钱草的合理施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试验设计采用大田随机区组法,夏佛塔苷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除A03、A06、A12、A13处理外,其他各施肥处理夏佛塔苷含量均达到2010版《中国药典》不低于0.13%的最低标准。其中,施氮量12g/m2,氮:磷:钾=3:2:2(A07)、施氮量18g/m2,氮:磷:钾=3:1:1(A13)及施氮量18g/m2,氮:磷:钾=3:2:1(A14)处理的生物量积累和夏佛塔苷单株产量位于前3位。通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夏佛塔苷含量的积累与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对施肥量、产量、夏佛塔苷含量的综合比较发现,以施氮量12g/m2,氮:磷:钾=3:2:2(A07)处理最为经济有效,氮、磷、钾合理配施能够提高广金钱草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 杨全唐晓敏程轩轩张春荣陈銮鑫卢挺
- 关键词:广金钱草氮磷钾
- 何首乌野生资源调查及存在的问题被引量:7
- 2012年
- 通过对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河南等省域的何首乌野生资源实施生态环境、生态类型及各产区药材收购情况等方面的实地调查,对何首乌野生资源蕴藏量进行了估算,并对野生资源锐减的问题所在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促进何首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 刘海华艾伦强唐春梓由金文何银生张美德廖朝林
- 关键词:何首乌野生资源
- 穿心莲野生品与栽培品质量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对资源调查采集到的穿心莲野生品与栽培品进行质量比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药材含叶量、HPLC等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穿心莲野生品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可做药用;广西产野生品叶片大、含叶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优于栽培品。结论:应对宝贵的穿心莲野生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本实验对穿心莲良种选育、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选址有一定指导意义。
- 闫婕卫莹芳龙飞肖亮
- 关键词:穿心莲野生品栽培品
- 不同产地广金钱草夏佛塔苷含量比较被引量:11
- 2013年
- 为研究我国不同产地广金钱草药材中夏佛塔苷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了收集于广东、广西、海南、江西、云南5省31乡镇的63份野生广金钱草和69份栽培广金钱草的夏佛塔苷含量,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广金钱草夏佛塔苷含量平均为(0.28±0.02)%,栽培广金钱草平均为(0.35±0.02)%,海南、广西两地野生广金钱草夏佛塔苷含量分别比广东高32.38%和30.35%,栽培广金钱草分别高111.39%和83.44%。野生与栽培广金钱草的夏佛塔苷含量均达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0.13%的标准,不同产地广金钱草中夏佛塔苷含量差异明显,海南、广西产广金钱草具有较高的夏佛塔苷含量。
- 杨全桑雪雨唐晓敏程轩轩张春荣卢挺
- 关键词:广金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