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8SA034)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黄天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民族
  • 1篇洋化
  • 1篇战前
  • 1篇人治
  • 1篇三方互动
  • 1篇屯垦
  • 1篇辛亥革命
  • 1篇民初
  • 1篇民国
  • 1篇民国初期
  • 1篇民族复兴
  • 1篇民族平等
  • 1篇康藏纠纷
  • 1篇抗战
  • 1篇抗战前
  • 1篇抗战前夕
  • 1篇互动
  • 1篇蒋介
  • 1篇蒋介石
  • 1篇根据地

机构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篇黄天华

传媒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历史教学(下...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近代康藏史研究的几点反思——兼述康藏人眼中的辛亥革命
2012年
辛亥革命使中国从帝制转向共和,然而崇信佛教的康藏人却无法接受"被称为天子的皇帝""被寻常路人都可以当的总统代替了",认为这是"西洋的邪见",于是乎康藏人有些疏离民国中央政府。有意思的是,康藏人在反对政治洋化的同时,却又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洋文明其他方面的冲击和影响,他们逐渐接受了民族平等观念,开始反对汉化,这一方面使得民国时期的汉藏纠纷不断增多,同时又促使中国固有的民族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善。近代康藏史还揭示出,应该修正汉藏二元互动的观点,把"康"视为相对独立的一方,用汉、康、藏三方互动的观点来理解和把握近代的汉藏关系。
黄天华
关键词:辛亥革命洋化汉化民族平等
从“僻处西陲”到“民族复兴根据地”——抗战前夕蒋介石对川局的改造被引量:11
2012年
1935年,为了更好地解决西南问题,加强国家统一,准备对日抗战,蒋介石多管齐下,大力改造川局,并因此与四川军阀刘湘展开了一系列明争暗斗。蒋刘之争且引发了一场"川人治川"的论争,此后拥护国家统一成了四川的主流民意。最终,蒋介石虽未能在当年彻底改造川局,却基本奠定了"民族复兴根据地"的基础。四川从"僻处西陲"之地一跃成为"民族复兴根据地",这是民国地缘政治的一大变化,是国民政府战略上的一大变化,对此后中国局势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天华
关键词:蒋介石
第三次康藏纠纷再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1930年6月,西康甘孜县发生了大金寺和白利乡争夺庙产的事件,随即演变成第三次康藏纠纷,直到1940年才完全解决。它与当时西康地区发生的格桑泽仁事件、诺那事件、甘孜事件以及班禅返藏事件、西康正式建省等重大政治事件都有着密切关联,并对1930年代乃至以后的川、康、藏局势及国民政府的国家统一运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黄天华
关键词:国民政府
民初川边治理及其成效
2012年
民初北京政府根据川藏边情的演变,先后设置了川边经略使、川边镇守使、西康屯垦使等地方长官,并划设川边地区为特别区域,以此来加强对川边的治理。川边地方当局也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川边地区一直处于动荡的局面、北京政权式微、四川时局持续混乱等因素的影响,民初川边地区治理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以致人心浮动。
黄天华
关键词:民国初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