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1002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10029)
- 作品数:5 被引量:88H指数:4
- 相关作者:胡凯朱千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长沙学院遵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社科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高校心理咨询:网上与网下“二元结构”模式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高校心理咨询"二元结构"模式,就是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出发,在明确高校心理咨询任务的基础上,根据网络心理咨询和现实心理咨询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一定的分工与配合,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达成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目标。高校心理咨询"二元结构"模式是缓解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困境的必要,也是发挥网络心理咨询和现实心理咨询各自优势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厘清了高校心理咨询"二元结构"模式的目标和内容,详细阐述了高校心理咨询"二元结构"模式的运作方式。
- 姜巧玲胡凯
- 关键词:网络心理咨询
-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被引量:58
- 2011年
- 我国最早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学术论文出现在2001年。学者们从工具视角开始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界定,到认识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虚拟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发展的外在推力,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的需要、也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大体上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两个方面;实施途径很多,其中网络心理咨询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很多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既体现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特点又彰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自身个性的五大原则。强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运作体系,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
- 姜巧玲胡凯
-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于网络时代人的本质特征被引量:3
- 2012年
- 网络时代,人的本质特征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人的主体性得到延伸;人的社会本质表现为现实社会关系和网络社会关系的统一;人的内在本质突出地表现在追求知识、信息的需要。网络时代人的本质的新特征决定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揭示网络时代人的本质新特征,是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构建网络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前提。
- 姜巧玲
- 关键词:网络时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 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概况及展望被引量:14
- 2011年
- 本文对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对今后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 姜巧玲胡凯
- 关键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 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第一学年成绩的关系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一新生入学心理健康状况与第一学年成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二级本科院校2783名大一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与第一学年学业成绩(包括平均成绩和班级排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大一新生中有17.75%的学生心理异常,男女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业成绩上都有显著差异(P<0.01或0.001),UPI第二类学生的平均成绩显著优于第一类和第三类学生;②UPI的精神分裂、抑郁症、神经症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83,0.73,0.97;P均<0.01),成绩越优秀的学生在UPI多项因子上更容易出现问题,这种相关性在男女生之间和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间有差异;③性别、UPI的神经症和躯体症状因子这3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大一新生平均成绩的21.8%的变异量。结论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且有群体差异。
- 姜巧玲朱千伍露阳
-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学业成绩大学生人格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