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979006)
- 作品数:5 被引量:95H指数:4
- 相关作者:褚君达李剑超丰华丽林广发邓志强更多>>
-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水环境系统泥沙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2年
- 阐述水环境系统中泥沙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结泥沙颗粒的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水环境系统中污染物在泥沙颗粒及底泥中的吸附 /解吸机理 ,吸附 /解吸作用的定量计算及泥沙污染水动力学模型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 邓志强褚君达
- 关键词:水环境泥沙水污染解吸数学模型
- 河流水功能过渡区长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采用水功能过渡区的新理念,根据一维水流的污染物对流扩散方程,提出河流水功能过渡区长度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水功能过渡区长度受水动力条件、污染物特性、底泥释放污染物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为分析论证水功能区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优化调整过渡区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 徐贵泉褚君达
- 关键词:河流水功能区计算方法影响因素
- 河流底泥冲刷悬浮对水质影响途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8
- 2002年
- 进入天然水体的大部分污染物会在河流、湖泊底部形成富含各种污染物的沉积物层 ,在一定的水流流速及紊动作用下发生底泥冲刷及再悬浮。大量的污染物被重新释放出来造成河湖水体的二次污染 ,这种情况是外源污染得到治理后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建立这种影响条件下的水质模型需要对沉积物的污染释放机理有充分的认识。采用富含污染物的天然河湖底泥 ,通过衡温静态培养等手段 ,在不同的水力条件 ,瞬间悬浮、连续悬浮和静止状态下 ,研究了污染物的释放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底泥冲刷悬浮影响水质的主要途径 ,即在底泥间隙水污染物浓度接近平衡时 ,其与上层大水体的混合作用是影响水质的主要作用 ,其次是下部底泥的静态释放 ,而悬浮颗粒的污染物扩散释放作用则较小 。
- 李剑超褚君达丰华丽
- 关键词: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水质间隙水COD
- 絮凝过程的分形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2年
- 水体颗粒物的絮凝过程是影响污染物迁移转化的重要因素 ,已有多年的研究历史 .分形理论作为非线性数学的活跃分支 ,在絮体及絮凝这一与高度不规则结构相关联的研究中显示出很强的实用性 ,利用分形方法可以从更近于真实的角度来刻画絮体及其形成过程 .
- 李剑超褚君达林广发丰华丽
- 关键词:絮凝过程水体颗粒物
- 我国稳定塘处理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1
- 2002年
- 稳定塘法是通过人工控制生物氧化过程来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具有基建投资少、处理过程简单、易管理等特点,在中小型常规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我国最近几年在污水稳定塘处理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作一综述。
- 李剑超褚君达丰华丽林广发
- 关键词:污水稳定塘废水处理生化处理